文案离不开形容词

爱文胸黑客业务网2022-12-0434

文案,不止文案。 文案君(MrCopywriter)

本文为WeAd品牌实验室专栏合作 授权来源:广告常识(id:adernous)作者 | 柱哥

文案圈盛行这样一条鄙视链:动词名词形容词。

知名广告人小丰老师曾说,“不好的文案把他的形容词拿掉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似乎更印证了这一观点。

来自《小丰现代汉语广告语法词典》

但细究小丰老师的观点会发现,他抨击的是“堆砌形容词”,并没有否定“形容文案”。

鬼鬼:文案在跨越初级后,要再在技术上提升,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通晓形容词的使用。形容词的使用最能考验一个文案的写作的精准,只有熟悉品牌的目标群体,和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案使用形容词时,才能做到准确无误,让消费者一看就懂,这是在说我,这品牌很懂我。因为大部分让人产生强烈共鸣的环境、情绪、情感的准确唤醒,都深深依赖形容词。

而且,我们也需要打开思路,中文的语法灵活,写“形容文案”并不一定拘泥于“形容词”。毕竟,品牌需要的是合适的文案,而不是正确的文案。

这次,我们就从突出状态、增加张力、丰富表达、扩大空间四个方面,看看形容文案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1

突出状态

形容文案最常见的作用,突出产品或人物状态,引导消费者关注重点信息。

例1 悠哈味觉糖:原来你喜欢长长的

点 击 观 看

展开全文

片子夸张表现了一位迷恋“长长的”物体的女主,三番两次遇到一个吃超长悠哈味觉糖的大叔,情不自禁被他吸引的故事。

片子拍得很搞笑,离谱剧情让人看过就很难忘记。甚至隐去产品名称,仅凭“长长的”这一形容词,也能让消费者联想到悠哈味觉糖。

例2 印度快报:有时,孤独跟关节炎一样痛

有时,孤独和关节炎一样痛

露出笑脸会花掉你多少钱?

半个小时。

三块自家做的蛋糕。

自己采摘的花朵。

你男朋友的一张照片。

一个长途电话。

模仿一下Dev Anand。

问一些问题。

读一篇小说。

听一个故事。

星期天早上出其不意的拜访。

遛狗。

换一个灯泡。

讲一个黄色笑话。

征求一下他的建议。

给他一些建议。

调情、闲聊、笑、聆听。

你只要花一点儿时间陪陪老人就够了。

关节炎是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印度快报用“关节炎一样痛”来形容孤独,不但突出了他们心理上的孤独,也突出了身体上的疼痛,让读者对老年人的困境有更深刻的认识。

延伸阅读:

元宵节,读这些长文案鼻子酸酸的。

《定论》牛文案们的精彩文案及语录选摘

例3 哈萨威:穿哈撒韦衬衫的男人

作为广告标题,这句文案其实并不够抓人眼球,但画面中戴眼罩的男人形象,与“穿哈撒韦衬衫的男人”这句文案结合在一起,就让这一形容格外引入注意。

是因为这个男人特别,他穿的哈萨威才吸引人,还是因为哈萨威衬衫,让这个本就特别的男人更加吸引人?广告元素不是单独存在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出一个经典的男性形象。

2

增加张力

形容文案可以很好地烘托氛围,在更侧重于情绪传达的广告类型中,形容文案节奏更跌宕,余味更绵长。

例4 芦丹氏香水:你绝非善类,我也不做好人

文案来自芦丹氏的香水Serge Lutens L'orpheline(孤女)。乍一看,这句文案似乎没有形容,但当我们将文案简化并翻译成大白话,“你不是人,我也不做人”,便意境全无。

“绝非善类”与“不做好人”之间强烈的冲突感,让我们脑补出脆弱又倔强的少女为爱奋不顾身的故事,增加了文案的戏剧张力。

延伸阅读:(查看更多芦丹氏香水文案请点击链接)

这些香水文案,看完心动了

香水文案可以这么写!太偷懒了!

如果香水文案会说话

例5 钟薛高:今年桂花开得晚

点 击 观 看

视频文案:

我的家乡临桂很小

天气一凉,它就更小了

风一起,桂花就掉下来

落在瓦上,扑扑簌簌的

这就是秋天给我的信吧

扑扑簌簌,说个不停

瓦才知道,在说什么

「簌」是我刚学的字

桂花掉在瓦上的声音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桂花的气味就更不好形容了

我九岁

爷爷是七个九岁那么大

乌黑的瓦檐是八个九岁

而村子里的老桂树

听说是一百多个九岁了

今年想吃桂花,只能今年去打

今年打的桂花,也只能留在今年吃

唉,桂树每年都要挨一遍打

还好就打这么几天

这是我记事以来的第四个秋天了

等长大了,不管到哪我都不会孤单

因为我小小的,扑扑簌簌的家乡

就藏在一片扑扑簌簌的有点甜的瓦里

有味道的钟薛高

金桂小红豆,第四年等待

限定回归,姗姗来迟

片子以小女孩的口吻,记录了等桂花、采桂花的过程,传达了钟薛高“只用当年新鲜采摘的桂花”这一信息。

“今年桂花开得晚”,很口语化。从这句话,我们能感觉说话人对自然时令的感知,这种朴素但恳切的情绪,从“晚”字中流淌出来,很动人。

延伸阅读:钟薛高文案,有桂花味

3

丰富表达

动词和名词也可以活用为形容词,让文案质感更丰富。更重要的是,让品牌能快速的区别于其他品牌,获得与众不同识别的,很多时候是形容词在起作用。

例6 掌生谷粒:鹿野的初恋是绿茶的滋味

初恋、绿茶、早春、周董和苏打绿的歌,这些都给人青春、清新、青涩的感觉。在掌生谷粒的文案中,名词和名词之间可以互相形容,通过名词本身具有的感情色彩或事物背后的意义,营造整体感觉。

利用这种方法,掌生谷粒打造出独特的品牌风格,与其他品牌形成区隔。

延伸阅读:(掌生谷粒更多文案可点击链接)

掌生谷粒中秋文案,越读越上头!

例7 曼妥思:真的很Mentos

“真的很Mentos”是曼妥思用了很久的slogan,不止这条广告,在其他的搞怪广告中也有。

“Mentos”浓缩了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被赋予“年轻、趣味、搞怪”的符号内涵,当它作为形容词出现,形容某一种行为时,也就在品牌和行为间搭建起联系链条,借这一链条,获得赞同这一行为态度的年轻人的关注与肯定。

例8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

南方黑芝麻糊用“浓香”和“温暖”两个词,将黑芝麻糊和家联系起来。文案很舒缓,点到即止,让人回味,就像片中,在小巷中回荡的叫卖声一样余韵绵长。

这句文案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觉得很经典。

4

扩大空间

形容词很难指定联想,精准搭建消费者的联想路径,但反向思考,当文案需要搭建更丰富的想象空间时,形容词文案能贯连更多联想场景。

例9 中兴百货:I’M BLACK

许舜英在文案中否认了各种各样的“黑”,“80年代的黑”“设计师急于征服的黑”“川久保玲文学学性的黑”,最后指出,“黑色粉碎一切又创造一切/黑色回来了/不/事实上黑色始终没有离开”。

在这里,“黑”更像包容万物的态度,而中兴百货,也是这样包容万物的存在。它没有指明联想方向,而是用“黑”这一中性词汇,鼓励消费者尽情想象,反正无论想到什么,最后都回到中兴百货。

延伸阅读:(更多中兴百货及许舜英经典文案点击链接)

经典 ▏意识形态——中兴百货历年文案

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许舜英经典文案

再读许舜英|在意识形态之外,你可以学会的文案套路

例10 中华电信4G广告:世界越快,心则慢

中华电信推出4G,却拍摄了一条“慢广告”。片中的金城武,像始终住在过去未离开的人一样,举手投足都是时光的味道。

在这里,“快”和“慢”既指通讯速度,也可以是生活态度,或者是坚持本心的处世哲学,模棱两可的描述,反而扩大了想象空间。

总 结

巧妙运用形容技法,可以给文案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1、描述现有状态,突出要传达的产品信息。

2、调节文案节奏,营造不同的情绪氛围。

3、活用词性,让表达更灵活多样。

4、反向利用,贯连更多联想场景。

学会形容万能公式,增加你的创意宝库。

你,学会了吗?

— END —

今日最佳推荐

关 注 文 案 君 就 是 一 场 冒 险,至 今 我 仍 不 觉 得 安 全......

新 浪 微 博:@ 文 案 君-

投稿 ▏商 业 ▏文 案 合 作

文案君(Wechat ID: wenanjun001)

点击阅读原文,线上广告营销干货学习资料库平台HAOAD广告情报局,收藏10000+广告营销干货

一、徐峥这部新片,居然让我找回了爱情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在影迷们心中已经定下了自己“年度十佳”榜单的情况下,一部突然杀出来的《爱情神话》,打乱了原本的节奏。

某瓣开分8.1,上映3天涨到了8.3分,成了今年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

新人导演,成本不高,一个不“青春”的爱情故事,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好的评价?

有人觉得拍出了真实的上海,有人喜欢三个女人的状态,而我,则是喜欢那彼此试探下的复杂人生况味,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举重若轻”。

举重若轻这个词,说起来简单,能做到的,都是不简单的人。

两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分手局”

说起片名《爱情神话》,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费里尼的同名电影。

展开全文

可费里尼的《爱情神话》中,只有古罗马上层的欲望纵横,与爱情和神话好像并不沾什么边。那么,这部华语片呢?

至少,围绕着徐峥所饰演的白老师的,一直是不断的“爱情迷思”。

电影的第一幕就很“成年”,分手单身的老白和李小姐深夜看完话剧,老白提议去吃宵夜,李小姐瞪了他一眼,说:“去你家。”

困惑又难掩激动的老白,就这样开始了他“喜迎第二春”的小心思。

为了追求李小姐,老白特意约她来家里吃饭。这场饭桌戏相当有意思,计划中是二人世界,却被三个不速之客搅了局。

前脚格洛瑞亚突然闯入表示丈夫多不靠谱,后脚前妻蓓蓓直接进门开始絮絮叨叨,再加上老白好友老乌“闻风而来”,一场过山车般的“分手局”便开始了。

这三个女人在饭桌上唇枪舌战,攻势诛心。老白变成了她们口中的菜,被她们三人审视,有人看着眼馋,有人吃着新鲜,也有人已经吃腻了。

三言两语后李小姐打圆场:“来者是客,顾客是上帝,没听说过上帝为了一盘菜吵起来的。”蓓蓓却嘲讽:“还是盘剩菜。”

蓓蓓暗示老白这盘“剩饭还有野猫抢”,明白人格洛瑞亚见招拆招,觉得做野猫蛮好,偶尔吃吃剩菜换个口味,完事儿嘴一抹,拍拍屁股走人。

蓓蓓暗戳戳攻击格洛瑞亚没有孩子,被格洛瑞亚故意划错重点,成了以“一个女人”开头的造句大赛,从“女人没有甩过一百个男人是不完整的”到“女人没有造过反是不完整的”,留下老白和老乌两个陪衬,目瞪口呆地“打拍子”。

最后不但没有打起来,还吃得和和气气开开心心。

这其实是给电影定调的戏,一些明明是尖锐的话题,偏偏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来说出来。明明这是老白与三个女人的纠缠,最终展现的却是三个女人对待感情的迥异。

三个女性角色跳出了“被操控”的常规,反而让暴风中心的老白在互相试探下小心设防、步步为营,还必须得顺应她们的规则行事。

三位曾做过的事儿,多少都和我们常规认知里见到的“性别对调”了。

前妻蓓蓓当初和老白分开,是因为她“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再在外面,总归是会回家的”这种渣男语录张嘴就来。即便离了婚,还觉得老公是属于她的,这才会在饭桌上和另两位针锋相对。

碍于孩子和母亲的牵绊,老白在她面前就是个大写的无可奈何。

有钱有闲的富婆格洛瑞亚,跟老白酒后乱来,一夜之后兴冲冲地以买画为由,给老白转了一笔不少的费用,老白想找回尊严,几次主动提出帮她解决困难,但她根本不给老白机会。

一句“我很危险,不要爱上我”的玩笑,让老白收了钱还感觉吃了个闷亏。

李小姐作为老白真正想要交往的对象,在话剧之后跟老白回了家,第二天清早就偷偷溜走,两人关系发展得非常坎坷,被邀请在一起的时候又及时止步,界限分得很明确。老白的陈旧思维在她面前进退不是,于是只能“活到老学到老”了。

这三段“感情”几乎就是电影的主体。三个女性虽然做事风格天差地别,但无一例外,想要的都是她们各自追求的“爱情”。老白的“爱情迷思”她们不同的爱情观碰撞,没有天崩地裂的狗血大剧,相反的,大家都体面得很,恭敬地尊重每一个人每一种生活。

于是你会感叹,这样的小市民喜剧,到底是多久未曾见了?这样拒绝苦大仇深的态度,又有多难得。

真·“海派情缘”

说到市民喜剧,一时间竟想不起上一部描写上海现代生活的市民喜剧,要追溯到什么时候。

《爱情神话》最特别的地方,不仅在于大部分包邮区主创的精彩演绎,久违的吴侬软语,也成就了在这一特定语言环境下,特别市井又特别有腔调的“海派电影”。

老白穿着外贸店淘来的老式格衬衫,哼着外文歌笨拙地做精致西式早餐。

小皮匠守着修鞋摊,雷打不动地每天用简单的工具手磨咖啡,放下手头所有工作享受自己的cafetime。

老乌为了二八自行车是否能停在路边,和城管打着嘴炮,还不忘向餐厅窗口吆喝要一杯洋酒……

法语、英语、沪语、普通话,外地人、本地人、已经忘了母语的外国人,甚至于老弄堂、旧房子里每一个小细节,都有一种俏皮的“土味儿精致”,生活在这里的人,平凡又有着自己对生活质量、享受生活的追求。

还有总能淘到好东西的外贸小店

难怪有人感叹“这才是上海啊”,真实的上海,而不是那个已经被标签化了的魔都。

当然,说它“海派”也不止于此,它所呈现的人物状态与城市时尚是一方面,电影本身的趣味和情感又是另一方面。

看完电影,我不时会想起影片里的一些小细节,某一句台词,或者某一个道具,这些精致的趣味都让人欣喜不已。

电影中一间水果店叫“红拂”,一个酒吧叫“夜奔”,这两个词出现了不止一次不止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导演对王小波的喜爱。而电影的重场戏,居然是再讨论费里尼的电影。

现在怕是很少有人看过老乌故事里,他从电影院醒来时看到的那部《星期六、星期天和星期一》,更鲜有人聊费里尼聊得热火朝天,放在这个电影里却再自然不过。

我们会觉得电影本身够“知识分子”,可又因为极其接地气的台词没有拉开和普通观众的距离。

“下坡路,能走得不顺吗”“女人总是想得太多,男人总是想得太少”,还有前面提到的“女人没有XXX是不完整的”系列,大量看上去无意义但极其敏锐的台词,有种更容易理解的伍迪·艾伦电影的感觉。

情感上也是如此。这在三个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她们意识独立经济独立,追求爱情但是不盲目,同时与老白相处时,没有能引发道德批判人性指责的竞争,更没有喜闻乐见的撕X宅斗大戏,各自洒脱豁达。

格洛瑞亚算是其中最典型的“反常规”角色,她处在自己最满意的状态里,“有钱有闲,老公失踪”。在她身上一点看不出婚姻经营失败的丧气,学学画画,唱唱歌旅旅游,像她说的“野猫”一样,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她酒醉之后与老白发生了一些外人不知的事,此时老白正在追求李小姐,不过格洛瑞亚并没有与李小姐进行争夺战,而是迅速用金钱划界限抽身出来,自己继续左拥右抱花天酒地。

同时因为和李小姐三观契合,俩人成了同盟好友,还一起帮忙筹备起老白的画展。爱情对她来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一直坚守的行事准则。

爱情,有时候并非是非错即对的选择题,它还有第三种选择,它完全可以在保有成年人自为空间的前提下,理性又通透地看待,可以是《赵先生》,而不一定是《手机》。

不得不说,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是太有效了,它会让观众安心,起码会觉得银幕上的各位都是心智时尚的成年人,他们聪明、体面、趣味十足,他们所代表的,才应该是真正的现代人,是久违的海派风格。

更何况,连“生死”大事,导演都把它处理成了黑色幽默呢。

被“嘲笑”的神话里,

隐藏着对古早式纯粹感情的怀念

生死,包括电影中的“神话”,说的其实是影片的支线,老乌的故事。

在电影快要结束时,一向不着调的老乌,细细讲起了他曾经提到过不止一遍的,与一位意大利女星的过往。

老乌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把与这位女星相伴多日却并不知彼此姓名的奇异感情经历,讲得煞有其事,在场所有人都听得入迷,但又因为他平时爱开玩笑,没有特别当真,直到故事结尾,他红着眼眶说“假的,假的”。

就这一幕,让很多观众都跟着掏出纸巾防止眼泪湿了口罩。

这样的故事我们似乎听说过许多次,现实中的案例也好,影视中的呈现也罢,一次又一次总是能很准确地把人击穿。像是《甜蜜蜜》里,黎小军的姑妈痴等着那位好莱坞明星,用被嘲笑的执着换来了一生的悲情。

这种故事最打动人的点,是与那种古早式的纯粹感情。这样缓慢而久远的感情,放在现在的快节奏环境里,本身带着神话色彩,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已经很难做到了。

所以我看《爱情神话》,总是觉得对纯粹感情的怀念,才是电影情感的核。

说起来,老乌这个角色,所承担的功能就是“纯粹”。这里面有他对旧爱的执着,也有他与老白之间友情的牢固。

看过电影的人恐怕都会在两人赌气的片段失笑,两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闹起别扭来跟小孩儿似的,互不见面互不说话,背底里还拿着水壶当枪一样互相扫射。

这和老白与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白在爱情里谨慎小心,生怕出错,时时都在“学习”,处处都在“计算”,而与老乌在一起,则是肆无忌惮,朋友辛辛苦苦为他一次又一次找办画展的地方,他都可以毫无愧疚地拒绝和嘲笑。

所以当老白与老乌闹别扭,两人其实都心知肚明,终有一日会重新和好,所缺的只是谁能更早地找到合适的台阶而已。

毕竟,一个是“有所求”,一个是“无所求”,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说,“有所求”终会遭遇失望,“无所求”才能持续绵长。

片子里这段友谊并没有“地久天长”,反而像急刹车一般画了句号。尽管处理得很轻松很黑色幽默,但这个意味便已经很明显了。一段纯粹的友情,一段执着的爱情,统统随着一次意外而烟消云散。

神话终于变成了真正的神话,它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而活着的人,继续着这一地鸡毛。

因为老乌的故事,几个人终于有机会围坐在一起打开费里尼的《爱情神话》,摆出一副认真观影闲人勿扰的状态,可没多一会儿就开始抠抠这摸摸那,逐渐不耐烦,最后忍不住要求老白“快进”。

放映机正对银幕,仿佛我们变成了电影,而电影里的人则变成了观众。

大概“神话”这个词,导演是还心存希望,要从我们,这群看电影的人身上来寻,只是用这样轻松的方式来呈现,不知会有多少人能心领神会。

结语

我们总是会很看重导演的处女作,因为很多时候,越是难得的处女作越是能体现导演表达欲的喷薄与否。

《爱情神话》也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电影的第一场戏是老白和李小姐看话剧,老白昏昏欲睡,李小姐泪流满面,而老白开画展,也是有人赞赏不已,有人觉得已经过时了,这些相互冲突的看法其实也就是导演对艺术的看法,不必苛求专业或大同,一切都是私人感受。

类似的表达还有很多,比如老乌因随意摆放自行车被催促,引起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话题,比如男人该不该化妆,怎样才算一个男人的话题,比如老乌故事的真假、李小姐名牌鞋子的真假引出的哲学话题……这些大大小小的表达与这个看起来闲散的故事重叠起来,便形成了一出异常丰富的时尚画,它充满了生活质感,让人欢喜不已。

所以不必担心自己听不懂沪语,也不必担心自己看不懂费里尼,这本就是一部久违了的海派喜剧,是穿梭于弄堂里的三两传说。久违的海派风格和难得的亲近感文艺,或许注定会让《爱情神话》长久地在观众心中,保留一份特别的位置。

等你看完电影从影院出来,或许最大的离场感受也顺势变成了电影里一句简单的上海话:“灵啊灵啊。”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期待看到什么样的“爱情神话”?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

二、倪萍:下辈子,我既不要父母,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

“啊,中国,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

左手一条高速路,右手一座航天城!”

这是1997年倪萍在舞台上的配乐诗朗诵《北京时间》。

赵忠祥与倪萍

提起倪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柔大方、举止优雅的舞台“电视一姐”。自1991年调入中央电视台,她先后主持了13届舞台,并多次获得电视“最佳主持人奖”和“金话筒奖”。

作为90年代大家心中的女神,舞台上的倪萍从容大气、光彩照人,脸上时刻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然而,生活中的她,却经历了旁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展开全文

2014年10月,倪萍作客李静和戴军主持的《超级访问》,在节目中,倪萍的一句话令人大吃一惊:“如果有下一辈子,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而且她表示,这些话在生活中也跟儿子说过。

曾经的一代女神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苦楚才能面对镜头云淡风轻的说出这些话呢?其实,答案就在她的人生中。

不幸的童年生活

倪萍原名叫“刘萍”,1959年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上面还有一位哥哥。小时候家里生活压力大,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她一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了寄养型的幼儿园,几个月才接回来一次。

有一次姥姥去幼儿园看她,两岁的小倪萍被绳子绑在凳子上,眼泪汪汪的看着姥姥,姥姥一瞬间感动!马上就把小倪萍接回家,称无论如何都要自己抚养她长大。

据倪萍回忆,跟姥姥在一起的那段时光,虽然日子很艰难,但其实是非常幸福快乐的。姥姥卖镯子贴补家用,省吃俭用给倪萍吃上营养的饭菜。在姥姥的细心呵护下,倪萍愈发茁壮成长。

可后来家里遭遇变故。在她十岁时,父母分手,母亲带着她去和姥姥、舅舅一起生活。

从小缺少父爱的倪萍,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分手后的母亲为了让她过上好一些的生活,日日不辞辛苦的工作。

这一切倪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从小她便乖巧懂事、好学上进,尽量不给家人添任何麻烦。

17岁的时候,倪萍如愿考上山东艺术学院,离家前她偷偷跑到派出所,把刘姓改成母亲的姓氏“倪”,这才成了名副其实的倪萍。

毕业后的倪萍顺利被分配到山东话剧院,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凭借《山菊花》《女兵》等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在24岁时便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

随着自己名声越来越大,再加上人们的认可,倪萍获得了去北京学习的机会。凭借着自己的优秀表现,28岁那年,她被正式调入电视,开始主持《正大综艺》。

朴实自然、亲切可人的主持风格使得她深得民心,不久就在电视站稳脚跟,第二年便和赵忠祥一起主持了舞台。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幸的是,倪萍便是万千“不幸之人”中的其中一个。

因为缺少父爱母爱,倪萍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平日里吃的苦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从不会轻易跟别人透露自己的心酸,也不会轻易认输。

从情感上来说,倪萍缺失了童年最宝贵的东西。可是,也正是童年的经历让倪萍坚韧不拔,在面对人生考验的时候能勇敢面对。

婚姻爱情屡遭失败

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倪萍,主持舞台后已迅速跻身到一线明星的行列中。可谁曾想,辉煌事业的背后,却是她不堪回首的感情经历。

倪萍有三段婚姻和两段恋情。初到北京时,倪萍与小品演员郭达一见钟情,青春的荷尔蒙让两个青涩的少男少女迅速陷入爱情的旋涡。可是在双方家长的反对下,这段短暂且美好的感情不了了之,无疾而终。

不久,倪萍赌气家人对自己感情的干涉,便随便嫁了个老家的记者。山东与北京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这段距离却足以让两人本就不深厚的感情变得更加冷淡。

女儿的出生也并未让两人燃起共同生活的希望,最后两人还是分道扬镳,各自走了各自的路。

情场失意的倪萍本不对感情抱有任何希望,直到32岁那年,她邂逅了陈凯歌,一个让她这辈子都难以忘却的男人,开始了与他8年的卑微爱情。

两人相识那几年,陈凯歌《边走边唱》《霸王别姬》等优秀影片在国内外接连斩获大奖,而倪萍的事业也蒸蒸日上,诸多荣誉的光环加诸一身。

一个是电视著名女神主持,一个是才华横溢、屡获大奖的英俊导演,这样的二人在一起,可真是构造了一对爱情佳话。而此时的倪萍也表露自己的心意:“我是奔着结婚去的”。

因为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倪萍对这份爱情格外上心。在生活中,她无微不至的照顾陈凯歌,为他洗衣做饭。陈凯歌的父亲病重时,倪萍也一直陪伴在陈父身边,悉心照顾。

就当倪萍认为自己的爱情马上就要开花结果时,陈凯歌却对外界说自己主张不婚主义,声称:“两个人的感情并不是靠婚姻维系的。”

倪萍在《日子》中写道:

极度悲伤,难过,肠子被灰洗过了,因为他(陈凯歌)曾经多次跟我说,嫁给我吧,跟我过吧!他说得那么诚恳,执着,那么真切,就是迟迟不提结婚的事。

1996年,陈凯歌再次因拍戏而忽略倪萍,两人大概有一年未见。与之前的丈夫不同,分开的每一天,倪萍都万分想念陈凯歌,甚至到了“期待一个电话远远超过了一切,等待他的归来像迎接盛大的节日。”的地步。

然而,就在倪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陈凯歌盼回来的时候,却没想到,也盼来了8年爱情的结束。

伤心欲绝的倪萍质问他到底为什么,而陈凯歌却冷冷的回了句:我爱上别人了,要对她负责。这个别人,正是陈红。

令倪萍更难以置信的是,口口声声说着不婚主义的陈凯歌,在分手不久就和陈红结婚了!

在接受鲁豫采访时,陈红在节目里公开嘲讽倪萍说:有的人为了赚钱,写书把他(陈凯歌)描绘成喜欢年轻漂亮女人的负心郎,是那种分手夫妻关系而有了外遇的男人。但事实上,他(陈凯歌)并没有过书里写的那个婚约,他对那些女人没有爱情,我非常了解他。这只能说明出书的人没有魅力让这个男人爱上她。陈红所说的事实与否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在这场爱情游戏中,倪萍确实输了,完完全全的输给了陈红。

所以说,哪有什么不婚主义,只是眼前这个男人还不够爱你罢了。倘若他真的想要以后余生都是你,那又怎会不给你一个有“家”的未来。

或许是伤得太重,又或许是倪萍真的累了。与陈凯歌分手后的一年,她便与摄影师王文澜结婚,有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属于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虎子”。

1999年的舞台,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赵本山在全国面前表白:“倪萍就是我梦中情人”。此时,镜头切到台下的倪萍,作为主持人的她笑靥如花。但几乎没人知道,就在前几天,他出生不久的孩子被诊断出有先天性白内障,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失明。

倪萍的人生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为子治病掏空家底

倪萍决定,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治好儿子!可谁曾想到,这条漫长的治病之路,一走就是10年。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倪萍寻遍国内大大小小的医院,可儿子的病情却丝毫未好转。

国内不行,那就国外!求医心切的倪萍把儿子送到国外,由自己母亲照顾,而自己则来回奔波在两个国家。

为了多赚些钱,2004年,倪萍离开了她热爱的电视,到处演出给儿子筹医药费。长期的奔波使得倪萍迅速苍老,可在巨大的医药费压力下,她一刻也不敢停下赚钱的而脚步。

这段日子太苦了,后来倪萍发文回忆到:

“母亲和儿子住在一个朋友的旧房子。因为缺钱,母亲只吃儿子吃剩的东西;因为缺钱,母亲把儿子穿小了的鞋前头剪去再给儿子穿,儿子的五个小脚趾头都磨成了五个小铁豆……”

这段话字字诛心。谁能想到曾日高高在上、风光无尽,受尽万千荣耀的女神,竟也有过这种拮据的日子。着实令人心疼。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有心人,天不负。在虎子十岁时,医生告诉倪萍:眼睛已无大碍,下次复查可以到结婚的时候了。十年的奔波,终于有了好结果,也不枉费倪萍掏空家底的付出!

然而,儿子是治好了,丈夫却又一次离自己远去。因为长期的异地,再加上精神、经济上的多重压力,倪萍与王文澜的婚姻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这历尽万险、苦苦维持的家,终归是又散了。

逆风翻盘,改写人生

婚姻失意、爱情遭弃、爱子眼疾,平常人遭受这些只怕是会郁郁寡欢,整日里哀天怨地。可坚强的倪萍凭借惊人的毅力,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悲剧改写,成了主宰自己人生的导演。

2005年,46岁的倪萍终于遇见对的人。她与《美丽的大脚》导演杨亚洲在相识多年后心生默契,互生好感。最终,这位绅士牵起了倪萍的手,二人步入婚姻殿堂。

倪萍此生不再孤独。

有人曾问过倪萍,怎样看待自己的经历,她淡然回应:“这些经历使我变得坚强,我很感谢这些苦难。”

感谢苦难,看起来非常平静的几个字眼却承载了倪萍这一辈子的心酸苦楚。在面对苦难时,她直面而上、自我化解。经历过风雨的她,不但没有让人看笑话,反而活出了自己优雅从容,更添一番气质。

2002年,倪萍凭借《美丽的大脚》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6年,《雪花那个飘》获得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2011年,《大太阳》获得第7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2010年,倪萍出版了《姥姥语录》,一举获得“冰心散文奖”。

这些,无一不是倪萍对苦难的蔑视,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女人当自强!

坎坷了一辈子的倪萍走到现在,可谓是苦尽甘来了。但愿这个被岁月“偏袒”过的女人,往后余生,不要再添风霜。

执“洲”之手,与“洲”偕老。

不要倪萍下辈子父母孩子

上一篇:原创“我爱过中年大叔,5年后分手了,结婚后才懂,爱情也年龄”

下一篇:许嵩头号铁粉:追星追着自己成了艺人,还为偶像写歌,网友:真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