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的“借一借”大有讲究

爱文胸黑客业务网2022-12-0932

上海话的“借一借”也很好玩,全国人民都讲“打方向盘”,只有上海人讲“借”。

除了最普通的“朝左面借”、“朝右面借”以外,还有“稍许借一眼眼”或“再借过去点”呢,凸显上海人的精到与细腻。

从“借方向”又延伸到“借地方”:

比如会车的时候,可以“上街沿(人行道)借一借”。

又比如掉头的时候,可以“厂门口借一借”。

当然,也免不了有“侬借错地方唻”的尴尬时刻。

查“借”字,第一义便是:暂时使用别人的财或物。

地盘,当然也可以视为财物的一种。

因此上海人的这个“借一借”是很有内涵的。

首先是有“公共意识”,我的车压着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朝左面借”还是“朝右面借”,都是借的别人的地,于是就有了敬畏,甚至会诚惶诚恐。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有些车子和行人经常罔顾其他车子和行人,大模大样,慢慢吞吞,手机打打,野眼望望,就完全不是在“借”的地盘上行走的意思,好像马路就是他们家的打谷场一样。

其次,既然是“借一借”,那就要按时还,这叫“契约意识”。

所以很多差头司机,尽管为了生意会乱停车,但也总还是关照乘客快一点,因为那地盘毕竟是借来的。

事实上很多车主的素质比差头司机差了不止一个头。

我就经常看见有些穿着入时的女车主将自己的豪华车胡乱地停在马路边,斜斜的,既不完全靠边,车尾又占着机动车道,任凭后来者怎么摁喇叭,就是油盐不进。

那架势,那眼神,也根本没有“借”别人地盘的意思。

上海人对“不是你家你又不挪窝”的人有个贴切的说法,就叫做“赖脚皮”。

再次,既然是“借一借”,便是有求于人,总要和颜悦色些,不好“狠三狠四”,吃相难看来兮。

于是就会主动礼让,至少也要做到招呼在先,这便是“文明意识”。

不知道从哪一年哪一天起,人们开始先讲“道理”了,讲“行车优先权”了,只要占着一点道理的边,就不再“借”,而是“抢”了。

必须指出,“借一借”丝毫也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而是一种“得理也饶人”的境界。

展开全文

更重要的是,“借一借”还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是“借”,之前总要先格格山水,看看人家脸色。

这里,我要借用一下土方车的例子。

前些年,上海的土方车小转弯压死人的惨案一度屡见报端。

当然,我不得不先谴责一下开土方车的肇事司机们,并对无辜被夺去的生命(很多是孩子)表示遗憾。

而我想说的是,我注意到,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外来务工者。当然,肇事司机也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外来务工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城市文明还不太熟悉。

开土方车的司机会认为,我小转弯是天经地义,不需要看信号灯之红绿。

骑自行车或开助动车的人也会认为,我绿灯直行是天经地义,其他车和人都该让我。

结果呢,天经地义加上天经地义等于天崩地陷,死的死,关的关。

如果大家头脑里都有一个“借一借”呢?

我小转弯是借,我绿灯直行也还是借,借别人之前,都先看一看别人的脸色如何?

这一看,就已经逃出生天。

“借”字在这里,直是千金难买!

(最近才有了车子右转弯必须刹停的新规定,终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不要不服气,大城市的人就是会少犯这种算不上高级的错误。

并非他们智商更高,而是更早听说各种状况,更多类似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更早懂得“借一借”的好处。

素质就是习惯,文明也是一种习惯。

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时日,会有代价。

所以,城市文明建设毕竟不等同于城市硬件建设,大马路摩天楼你可以后来居上超越之,但城市文明的积淀就好比树的年轮,后来者很难追上的,羡慕死了嫉妒死了恨死了也没用。

可惜的是,现在,上海的“借一借”文明也已经堕落到只停留在口头上了。

即便新的交通规则规定,机动车在斑马线前要让行人,但我们更加常见的,还是“抢一抢”、“逼一逼”、“冲一冲”、“歪一歪”。

诚然,城市文明的发展也不是永远直线上升的。

就像沪股指数,我们曾经到达过6000 多点的高度,现在不照样在3000 点上下徘徊么?!

我最近还写过:

上海老话:“一麻袋洋钉,个个想出头”

热,但不要昏

匹夫无罪,说法其罪

做人要响亮

我信你个鬼

煞风景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

没了“商量”,唯余“霸道”

A也是一种B

总要先能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餐桌

上海的早晨

“层层加码”小议

我也想走

出门的心情

南京路步行街,没有了步,也没有了行

三十六计,上海人中了多少计?

外婆回来了,那上海呢?

好像并非“没办法”

我的生活我定义

卖菜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

我的新书《上海话的腔与调》第二批预订签名本的活动仍在进行。

由于群已满,欲购书者请先加下图的览香微信,由他邀请入群,再行预定。

如无需签名,请直接去当当、京东等网站购买。

我还写过: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南昌路萝邨3号的传奇故事:100年与100天

“三包一尖”曾断丧在那年夏末的上海街头

美国赤佬的皱皮疙瘩

应读者要求,将我曾经写过的所谓“十万加”罗列如下:

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老底子哪能“摆桌头”

“沪普”故事: 老清早外婆很忙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廿六号,买米去

“淮国旧”里“领市面”

三人三家三碗三虾面历险记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上只角”,“上”在哪里?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淮海路三角花园的那个街口

三十六计,上海人中了多少计?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卖菜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

更多在这里发表过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种集子里了。

一、延迟满足or及时满足,究竟信谁的?【父母课堂】

斯坦福的棉花糖实验证明“延迟满足”很重要,但是也有育儿专家说,孩子要得到“及时满足”,这样才能建立亲子间的“信任关系”。

究竟该听谁的呢?

最近两三年,大家对于“养育孩子的路上,是否要给孩子做 延迟满足训练”这个议题有了巨大的争议。恰好,在我们家里,持这两方观点的人都有。

展开全文

及时满足=娇气任性?延迟满足=自控力强?

在我们家小熊猫15个月左右的时候,他开始频繁用尖叫、大哭这样令人头大的方式表达诉求,基本上每天都要闹几次。慢慢地,爷爷奶奶开始皱眉斥责、贴标签“小熊猫这样不是乖宝宝”,爸爸也演绎了好多次迅速变脸。

我和我先生针对“到底是否要及时满足小熊猫的需求”这个议题进行了热切的讨论——确切地说,是吵了一架。

我先生感到非常无助和委屈,他认为小熊猫急起来的时候完全听不进去劝,怎么说都没用,即使家人们都在安抚他也效果甚微。

“有时候我已经在他用肢体或者动作表达的第一时间就回应他了,还教他语言表达就可以拿到,他的能力是可以说出要、拿、抱这些单字的,为什么他还是毫无理由地就大叫呢?是不是因为爷爷奶奶和妈妈事事满足他,所以他脾气才那么大、毫无自控能力?”

也因为如此,我先生更倾向于要做延迟满足训练。

听到他的表达,我一下子想起我在金宝贝中心服务过的家庭中,有太多的家长都和我倾诉过类似的烦恼。

事实上,太多人误解了延迟满足的本意。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概念最开始是源自1970年斯坦福大学做的一个儿童实验——棉花糖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参与实验的孩子们都会被研究人员带到单独的房间里,孩子需要选择当下吃掉一颗棉花糖,或者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到房间再吃棉花糖,如果选择了后者,就可以得到额外的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最后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到了第二颗棉花糖。多年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抵抗诱惑、等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们比一开始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学业和事业成就都更高,专注能力和抗压能力也都更出色。

大概是这个实验结果太过于令人震撼,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实验系列的后续对比实验,忽略了更多的实验参照因素,比如说孩子们的年龄对于棉花糖或其他奖品的个人喜爱程度,孩子是否在等待过程中被引导一直想着或一直不去想自己即将获得的奖品,来自不同经济能力家庭的孩子们对于奖品的渴望程度等等。

原本这个实验中, 做决定的是孩子,他们自己选择了即刻满足或延迟满足。但放眼当下,大多数家长都主动替孩子揽下了决定权,给孩子施压、或“刁难”孩子, 让他们被迫等待。 何为“刁难”孩子呢?就是像咱们小熊猫爸爸一样,明知道孩子要什么,已经拿到孩子跟前了,偏偏要求小熊猫一定要说出这个字/这句话才能给他。又或者是读懂了孩子的信号,却装傻充楞反复让孩子表达,硬着头皮都要做延迟满足。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那个被延迟的孩子,真的能在一次次求而不得的经历中,获得自控能力吗?不,绝不,我们收获的,最后只能是让我们难以应对的委屈、生气、绝望。

与之相对,及时满足孩子,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 他们是被爱的、被关注的,他们可以随时向我们求助,他们的需求能被看得到,他们所处的这个小世界很安全。

“What kids need” VS “What kids want”

但父母非完人,即使是神,也无法做到时时、事事都满足。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如何区分及时满足跟延迟满足的界限?

在此想和大家厘清两个概念, “need”和 “want”。

什么是"need"?

“A need is something you must have.”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从底层到最高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层去为难自家孩子,因为这是生命所必需的东西,如水、空气、食物、安全的家、合身的衣服、陷入危险时及时伸出的手……

小熊猫刚出生那一阵,我们还没有磨合好喂养的频率,一旦我等他饿得哭了我再把他抱过来喂母乳,他就会特别急,吃奶的时候比较烦躁、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哭几声。后来我每一次和他玩游戏后,都会观察他的表情有没有变化、动作有没有变得烦躁,及时喂他,他吃奶的时候就会非常地淡定从容,吃完以后也很愉悦,带着笑容和我互动或者是安稳入睡。

这看上去是不是特别简单,只是一个喂奶的动作而已?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在这个喂奶的过程中,我满足了他的哪些需求呢?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定是:

✔ 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这一类都属于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他们需要在重复中确认“奶源是不会消失的、照顾我的人能够及时喂养我/保护我,我的求助信号总能够被及时接收”;

✔ 社交(以及情感)需求——我认可了他饥饿时着急的情绪、给了他语言回应和拥抱安抚;

✔ 尊重(被认可)需求——我尊重他作为独立个体的喂养时间表,而不是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喂养。

什么是"want"?

“need”明晰了,我想大家也就能够根据各家情况对“want”做一个判断。

“A want is a feeling you have when you would like something but do not need it.”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必需,但却是我们想要的,这些东西的存在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好玩、兴奋……

? 案例回顾 :

已经记不清楚小熊猫从多大开始,对车(尤其是公交车)有着超强的热爱了,经常是一睁眼就跟我说“妈妈拉拉手,看车车看树”(意思就是让我带他出门,能看到路上的车子和树)。

上周我独自带着小熊猫去商场,酷爱车子的他在试坐一辆汽车玩具后完全挪不开手脚了。让他玩了一会儿,我就和他约定了再玩三分钟、妈妈需要带他去看看别的车。时间到了后,我一开口,小熊猫就说:

“拜拜妈妈,不要妈妈,呜呜呜哇哇哇”

“开车车,开车车,哇哇哇!”

我想他对那辆玩具车真的非常热爱,因为当时他尖叫声真的是震耳欲聋。

这种情况,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家长相当熟悉!因为我服务过的家庭里,太多家长跟我分享过这样的场景,而此时,这个场景的主角换成了我。

我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他想要挣脱但是又想抱着我寻求安慰。我没说话,就只是抱着他,他停止了尖叫,看向我。感觉到这是可以沟通的信号。我轻轻地说:

“妈妈不让小熊猫继续开车,小熊猫很生气、很难过呢。”

他哭得更厉害了,又开始了尖叫,还挣脱了我的怀抱站在一个展示品跟前想要拍打发泄。但我留意到,他还拉着我的手、他拍打的动作很轻柔、他的分贝降低了。

我默默地给他擦了擦眼泪,又凑近了抱他,他没有反抗,但还在哭。我说:

“小熊猫,妈妈知道你真的很喜欢这个车子,小熊猫最喜欢车子了,如果能一直开着车子该多开心啊!”

他带着重重的哭腔回应我:

“宝宝开车车!不要拜拜!”

我回应:

“嗯,小熊猫舍不得和车子说拜拜,妈妈知道的。那我们下次早点出门再来和它玩吧!我们可以回家开自己的小车,现在妈妈需要抱小熊猫走了,我们看看别的好玩的,心情也许会很快好起来噢!”

我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拎起了包、一手推着推车、一手抱着他走出了店门。他看我真的抱着他走了,着急地尖叫。我走到角落里停了下来,他的叫声也停了。

我慢慢轻轻地跟他说:

“小熊猫还是挺难过的,妈妈抱抱你,妈妈爱小熊猫,妈妈陪着你。我们做点别的事情,也许就没那么难受啦!妈妈现在要准备去买面包了,小熊猫要不要去看看面包呀?”

其实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也许还得哭一会儿,但我没想到他突然就说“买面包”“宝宝开车车,吃面包”。到这里,他的糟糕的心情才总算散去了。

? 案例分析 :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虽然我 没有满足他一直要玩车子 的欲望,但是 我满足了他什么需求呢?

✔ 社交和情感需求——他的情绪来了,我看到了,我接纳了他的情绪,陪伴他经历了完整的情绪起伏消散的整个过程;

✔ 尊重(被认可)需求——我认可他很想玩的心情,并提供了可以妥协的方案。

事实上, 孩子很多时候的“want”和“need”是有重合的——TA需要吃饭,但TA想吃意大利面;TA需要喝水,但TA想喝果汁;TA需要羽绒服,但TA就是想要挑选汽车图案的外套……

如果说没有踩到我们家长的底线(不同宝贝家庭总归会有差异性),那么满足他们也很好,孩子开心,家长买账。

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和我们当下的情况有冲突,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敬请期待下周三的分享哦~

作者:金宝贝上海闵行区莲花国际广场中心Crystal Huang

本文选自金宝贝育儿天团智库,经金宝贝育儿天团导师Ivan孙志翔审核发布。

金宝贝从没有停止过对科学育儿的思考,每一篇文章我们都会经金宝贝育儿天团审核发布,未经许可不得。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大家也可以在知乎上搜索关注 @金宝贝育儿天团

金宝贝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以儿童早期素质教育和家庭育儿赋能为核心的专业育儿服务企业。秉承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每一个家庭自信育儿”的使命,金宝贝期望通过科技、学术、关爱连接更多儿童,为中国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服务。

二、“有本事你试试我这个压力?”家长让女儿多学少玩,反被灵魂控诉

我们都知道,生在这个“卷”时代,学生必须要努力。努力学习,考到更高的分数,才有可能顺利的升到初中高中,才有可能进入一所好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

家长们认为“这些苦是学生们不得不受的”,所以哪怕心里偶尔闪过“孩子得多累”的念头,也会被“累也必须得受着啊”这句话压过去,假装自己不曾想起。

但实际上这么小的孩子们真的能受得了这么大的压力吗?家长们为学生安排的详细学习日程,真的是这个年纪能够消化的吗?我们来听听孩子们咋说吧。

家长让学生多花点时间学习,少玩,反被呛到说不出话

家长督促学生学习,是很常见的事,不过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都很难老老实实听话,立刻动起来,去捡起他们深恶痛绝的书本,所以很多家长只能亦步亦趋的催。

“你不学,你也别想好好玩。”

这位父亲也许也是抱了一点这样的心理,一直唠叨“少玩会多学习该学习了”,催到学生十分烦躁,于是终于对家长进行了灵魂发问——“你说我是哪里对你不好?”

展开全文

“我哪里差你说出来我可以改,但我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啊,我不能光花在学习上啊!学习必须劳逸结合,明不明白?作业已经写完了,我玩还有问题吗?”

学生声泪俱下的控诉让家长也有些内疚,其实自己心里知道学生压力大,学习也应该劳逸结合,可想到升学压力,家长选择多次无视这项诉求,一秒钟都不让学生闲着。

因此,家长允许学生玩一会,看在“最近表现不错”的份上。而这一句话,让学生又崩溃了,十分无奈的表示自己一直都表现很好,不知道为什么家长要这样一直逼着自己学习。

“你要是要求这样子,机器人都忙不过来,还说你给我的压力少,真行,有本事你试试我这个压力,真行!”

这位学生说的话可以说是说到了无数学生心坎里,很多家长期待很美好,盼望学生们比自己过得好,所以就理所当然的将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也当成是美好的东西。

可这种美好的期待对应的是超高的要求,超详细的学习计划,超繁忙的日程,超大的压力,哪怕闲一秒,都仿佛就会掉好几个名次,每掉一个名次,就迎来仿佛闯下弥天大祸般的斥责。

而学生们在这个年纪该得到什么呢?身体成长必要的休息,心灵健康必要的自由,健全人格必要的鼓励,正常三观必要的思想引导,而非“唯学历论”、“唯金钱论”。

而这些学生全都没有得到,就像很多学习到崩溃的小学生们说的那样,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成绩,刚刚开端就满是痛苦和压力,这样的人生活了有什么意思?

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低年龄化,家长们应该如何做?

如今越来越多的低年龄段开始产生这样的消极心理,家长们也时常开导,可往往总是适得其反,这其实就是因为孩子们如今的压力,家长们根本感受不了。

就像笔者的小弟,从小学开始就补课,从初中开始晚上八点放学,作业写到后半夜,如今刚上高一,晚自习十点半放学,国庆只放两天假,被举报之后才改成了三天。

家长糊糊涂涂过去了的一天,虽然可能感觉也不怎么快,但学生们的一天有多漫长,我们也很难了解。

对于家长们而言,就算工作让自己再不满,在我们的年龄也是有办法消解的。要么想起工资能开心,要么还可以换一个自己爱做一点,能让心情好点的工作,让一天快点。

可学生们就不同了,完全不喜欢的东西要从早学到晚,坚持三年又三年。就相当于付费上班还要日夜加班,上班内容还让自己痛苦,这样的压力家长能受得了吗?

所以就算是在当下的环境下,家长们也不要一味让学生按自己的所谓“规划”去承受压力,而是要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不要总是给学生压力,或者刺激学生。

劳逸结合,有效率的学习,好过填鸭式,以学习时间定学习量的学习,像这位学生,明明已经表现很好,家长却因为觉得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就让学生多用点时间学习一样。

这何异于家长们在单位上遇到的那些,只会卡时间,在下班后强行开会,或者下班门口蹲守看谁提前几分钟的那些无能老板?在管理学生这件事上,我们也应该更加灵活。

要更多从结果上看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期待不要过高,无论怎样,都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在学习中用鼓励代替烦人的催促,毕竟学生的身心健康才是其他一切的前提。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控诉本事试试灵魂家长

上一篇:关于新冠,我们整理了15位专家的最新论断

下一篇:笑到抽筋的穿帮镜头:邓超连吻戏都敷衍,这透明肩带忍无可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