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倾国倾城,究竟被多少男人霸占过?一个比一个来头大

爱文胸黑客业务网2022-11-3027

陈圆圆乃是“秦淮八艳”之一的大美女,据说有着倾国倾城之色。而她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红颜薄命的典范。如此美色,她的一生中究竟有过多少男人呢?这些男人又都是谁呢?

“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有过多少男人

对于陈圆圆有过多少个男人,历史上是一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的。但是有翔实记载的一共有四个男人:贡若甫、冒襄、吴三桂和刘宗敏。

陈圆圆的才色双绝最开始吸引了贡若甫,贡若甫的父亲贡修龄是当时是江阴名士。彼时贡若甫已经有了正妻,于是陈圆圆就嫁给他做了小妾。但在这之后陈圆圆却为正妻所不容,被赶出了家门,无处可去的陈圆圆只能继续回到梨园做歌姬。

陈圆圆在跟随贡若甫之前,本身就是梨园的歌姬,练得一身好才艺。和贡若甫分别后,陈圆圆在梨园仍然很受欢迎,也是在这期间,她结识了冒襄。冒襄是明末时期的大才子,更是被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襄父亲是朝中三品大员,又长相英俊才气逼人。据说曾经与“秦淮八艳”中的三位都有染。

展开全文

冒襄和陈圆圆在秦淮河畔相逢后便你情我愿的走到了一起,冒襄的条件绝对是没得挑,钱财、相貌、才气集于一身,但陈圆圆却是风尘女子。最终还是陈圆圆主动带上了礼物来求见冒襄的母亲,于是二人定下了婚约。

可就在二人定下婚约后田弘遇却奉旨来为崇祯皇帝选妃,而此时冒襄也遇上了大麻烦。冒襄的父亲被朝廷选做监军,在战事频繁又连连战败的明末,监军可是极其危险的职业。打了败仗就要被先行问责甚至斩首等。

冒襄也非常着急,散尽家财为救父亲,最后在几个月的奔走中终于打通了关节。将父亲调去一个其他的职位。而回来想迎娶陈圆圆的冒襄也听闻了一个噩耗,陈圆圆被田弘遇带走。之后冒襄和陈圆圆就再无联系,两人这份姻缘也就此断掉了。

至于田弘遇,他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老丈人,是正牌的皇亲国戚。当时田贵妃已经去世,田弘遇失去了靠山。他带走陈圆圆本是想为了讨好崇祯皇帝,但此时崇祯内忧外患加身,根本无心考虑女色。被拒绝的田弘遇只能将陈圆圆养在家中,并且伺机将她献给高官。

在这之后陈圆圆就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男人——吴三桂。吴三桂是武将世家出生,又自己考中了武举人,十分擅长领兵作战。在家中的支持下吴三桂也做到了总兵的官职。此时正逢吴三桂回京,田弘遇便邀请他参加宴会。见到陈圆圆后吴三桂便不可自拔,并且请求田弘遇将陈圆圆许配给他,田弘遇本身比较看好吴三桂,也就爽快地答应了吴三桂。就这样吴三桂成功迎娶了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打开山海关降清

对比陈圆圆遇到这这些男人,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来头大。其中吴三桂可以说是足够厉害的一个。他所率领的关宁铁骑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天下无敌,即使大清朝入关后数十年这支关宁铁骑依旧是清朝的心腹大患。吴三桂在明朝危亡之际,奉命紧急赶往边关作战,当时陈圆圆被她留在了家中。

只是吴三桂到前线不久,李自成就率领起义军攻陷了京城,崇祯皇帝也自杀于煤山之上。崇祯命令后妃和皇后全部自杀免受侮辱,自己甚至亲自杀死了两位女儿(长平公主被砍中双臂导致残疾两年后去世)。

吴三桂得到崇祯身死的消息后也是想按兵不动,静待事态发展。毕竟如果他南下勤王,那么清军就会攻破山海关一举进驻中原。如果自己任由李自成发展又会导致自己被夹在清军和李自成中间。

只是他没有想到,被自己留在家中的陈圆圆竟然会被他人霸占——当时京城被李自成攻占,他纵容部下大肆烧杀抢掠。而吴三桂的家也自然逃不出他们的魔爪。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找到了吴三桂的家。并且霸占了陈圆圆,拘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

远在前线的吴三桂得到这个消息瞬间暴怒,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爱妾被别人所霸占。本来还在犹豫的吴三桂瞬间倒向了关外的多尔衮。

之后李自成更是自大的亲自东征,吴三桂则假意派出使者谈判。并且暗中联络多尔衮让他屯兵关外。多尔衮得知消息后知道大清江山有望,于是昼夜行军赶赴山海关。在谈判时刘宗敏用吴三桂的老父亲吴襄威胁他,并且最后将吴三桂一家40口屠戮殆尽。

吴三桂趁着和李自成谈判时大开山海关,清军入关联合吴三桂的部队在一片石击垮了李自成。并且最终统一了中原之地。吴三桂也被封为大清朝的第一个异姓王“平西王”,镇守云南世袭罔替。吴三桂也成为了三藩之首,并且夺回了陈圆圆。

康熙年间清朝政局终于趋于平稳,康熙皇帝也开始着手减少朝廷开支用度,于是想到了撤藩之举。而“天下用度半三藩”这句话也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朝廷和三藩的早就到达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终于吴三桂不满清朝一再缩减三藩用度并且有裁撤打压之心,最终在康熙年间以撤藩为由向朝廷索要大量银子。

最终于康熙十二年以反清复明的名义举兵造反。举兵五年后吴三桂觉得自己命不久矣,还是想在死前过一把皇帝瘾,于是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称帝,定国号周,自称昭武皇帝。但短短的五个月吴三桂就驾鹤西去。

吴三桂在云南军中有着绝对的威信,但在他死后他的孙子并不能服众。最终因为内乱加上清军的征讨,吴三桂政权覆灭。

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在青灯古佛中了却残生,在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去世。

陈圆圆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陈圆圆的男人来头一个比一个大,先是名士之子,再到大才子冒襄,然后又是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最后是李自成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刘宗敏……而这也引起现代人无限的遐想:陈圆圆到底有多美?

历史总是玄妙的,总能用让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方式突然转一个大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圆圆也算得上“强悍”了:一个弱女子,间接让大清朝提前二十年统一了中原大陆,并且直接的毁灭了闯王李自成的政权。

试想一下吴三桂如果没有遇到陈圆圆,或者是刘宗敏没有侵犯陈圆圆,反倒是以礼相待来拉拢吴三桂。吴三桂会不会和闯王李自成合兵将清军彻底消灭呢?在这之后两支军队是否会内斗,汉人会不会再次建立政权都是一个未知数。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秘和有趣,总能引人无限遐想。

一、你真的懂收藏吗?什么才叫做收藏?怎样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什么才叫做收藏?怎样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来谈谈,什么叫收藏?很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起来,并且怕别人知道还要藏起来。其实古代人收藏就真是这样,是出于一种情怀,对某种事物或物件的特别喜好,收起以后,然后藏于自家,给自己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果家没有出现大的变故,是绝对不会出让或变卖自的藏品的。并且把自己收藏的物件的历史背景,野史故事等等,津津乐道的收和回味,甚至有一些书法爱好者肺在作品上升自己的落款。并且是一代代,一辈辈传承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通过藏品物件叫会后人懂得历史和做人的道理。并且每一件藏家都有一段自己特有的故事和经历,藏品也像人生一样,时常是坎坎坷坷,颠沛流离。就像一个深有东方韵味的美女,琴棋书画内外兼修。需要一个懂她,喜欢她,爱护她的有缘之人,好好的收藏她,读懂她,欣赏他。而不是用来倒手获利。但人世间就是这么奇怪,为什么有红颜薄命这一说,越是才女佳丽,越是生命坎坷。这是和中国大的历史背景和封建主义思想所造成,其实古董的命运就和这些才女佳丽的宿命是一样,越是珍贵稀有的宝贝,多少人为了它利益熏心,而不是从欣赏和保护呵护它的角度去获得它。何为收藏,我想上面这个比喻太贴切不过了。你真的懂收藏吗?你是为什么而收藏?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我们的收藏界的朋友们,好好的问问自己,这么些年玩收藏,你到底为的是什么?

其实收藏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因为收藏品承载着远古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艺术审美和工艺传承。当然收藏品正因为有这些特殊的稀缺性和独有的价值,使得它同时具有投资升值保值的功能。谈到这里我想说说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才算一个真正的收藏家?

其实中国目前的收藏界分为两大类人群。

记得著名主持人王刚说过一话:“天底下还有这等美事吗——每天让你玩着,欣赏着,由于它的存在,让你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同时,它还能保值和升值,一不留神更能让你发大财。”话虽诱惑一点,但道理的确是这样,道出了许多玩家的收藏初衷。但无论是那一类人,对收藏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这些大家看看国内现在的收藏界就不难而知。对于另一些藏家而言,不仅仅是将有价值的古董买来珍藏起来等待升值那样简单。而是保护学习研究。

记得一位古陶瓷收藏家说的很经典:收藏古陶瓷,并不是因为古陶瓷的制烧工艺和艺术性高于现代陶瓷,主要是缘于历史赋予它们的深厚的文化沉淀,缘于对祖先文化的认知和崇仰,缘于我们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责任,缘于我们对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和追忆.......而我们大多数收藏家和爱好者,却恰恰没有认识到这点,或者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些。这是缺乏历史辩证法的基本知识,更是缺乏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所以,他们经常会说,什么时期的古陶瓷工艺是如何不可逾越,什么时期的古陶瓷釉色又是怎样不可企及,什么时期的古陶瓷的神韵又如何怎样无法仿制,什么时期的古陶瓷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现在人为附加的一种浅层次认识,为了利益说出的话。

古陶瓷本身蕴含的古代历史和古代文化,以及它们独有的原创艺术品质才是我们收藏的本质。

历史是不可能逆转的,无论什么时期的古玩艺术品,你只要渗透到它的文化里面就是一种境界。由于收藏者的创造和用心,使得收藏者的劳动而形成了新的价值。尤其一些传承有序的珍贵藏品,不仅仅是自身的价值,还包含着许许多多收藏之人的心血和过程,我想这大概就是收藏的另一种价值魅力所在。我看过几个大藏家,把自己的藏家分类,可以从唐和你说到近代史,而且都是通过藏品讲出每一个历史背景下的故事。这样的藏家才算大家。

说到收藏,从收藏的历史来看,历朝历代都有收藏文物的爱好。上至皇帝和贵族官员阶层,下至士大夫文人和富商阶层,大多数对前朝历代文物收藏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尤其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物收藏已经相当普遍。但要说到收藏境界,就不是简单收藏那么容易。起码要收藏到真品,并且把收藏历代文物看做是对民族文化根基的延续。通过收藏,增加文化修养和体会文物收藏带来的精神享受。通过收藏能结交收藏圈子里志同道合的知己,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真正的建立良性的收藏观和认识观。从而更好的保护文物和传播远古的文明。

展开全文

一个人选择了收藏,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选择一种生活状态,实际上是选择一种境界。但是收藏的境界高低是取决于对待收藏的态度,比如求真务实还是徒有虚名?求真务实的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运气是必不可少的,你不搞收藏没有人说你没有境界,你一旦搞了收藏,当傻瓜的概率非常之大,可见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有一句话非常经典:一件经历千百年的文物艺术品或文物遗址,恰巧被你收藏或发现。如果你不研究它的文化价值或不把这种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传播出去,只是一味的利用的商业价值为自己牟利。那是十足的文化愚蠢,严重点是文化犯罪(经营古玩或投资古玩的人,把东西卖给懂其真正价值的人也是一种善举)。

如果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不练就自己的文物鉴别眼力、强化自己的文化知识、不虚心求教和借鉴于人,学点皮毛就敢颠覆别人,甚至蔑视一切。这种人更可怕,更可恶,更文化流氓。文物收藏首先要追求真品,其次言谈文化和艺术。忽略了真假,还号称自己是收藏大家,就好比一个毫无技能的人在猴子面前叫嚣他是人类的精英一样滑稽可笑。

在收藏领域,谁都有收藏和研究自己祖宗文化遗存的权利,一时走错路或走了弯路不要紧,要命的是一直走错路,而且还要带着一群人走错路。这就很可怕了,我们放眼望去,这种“大虾”如**时期的军阀一样比比皆是。他们真正的陶瓷学术研究探讨没有,有的是政治阶级斗争口号和相互奉承、吹捧。

我有时在想,这那是文化收藏和传承,简直是一场场政治运动。殊不知收藏与政治运动是有本质区别的,收藏是讲求真理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就是真,假就是假的古美术工艺的鉴赏行为,而政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收藏者不在于你是皇帝老儿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眼力,收藏的是真品、精品、绝品。即便社会上没有人认知,起码好的行业圈子里是钦佩的,羡慕的。而政治运动的本质是利益之争,谁的手段和计谋厉害,谁能调动利益驱使下的广泛积极性,谁就能赢得政权。看看阿扁那样的垃圾赝品都能成为“政治领袖”。即便搞赢了收藏政治运动,难道参与这些运动的藏家的收藏都是“国宝精品”不成?我想,除了参与这个政治收藏团体的群体,其他之外的人有谁认可?我想那些大新货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知,起码还要等到500年之后。

收藏的境界是平常心,收藏不分贵贱,小收藏有小的境界,大收藏有大的境界。比如收藏烟标、收藏小人书,收藏唱片,收藏钟表,收藏邮票。这些收藏与那些动则上百万千万的书画瓷器相比很小,但小有小的好处,小有小的方便。如果把这些小收藏的各个门类和品种都收藏齐全,并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这些收藏能展示其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色,这也是一种收藏境界。

作为瓷器收藏来说,在眼力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还不具备财力的情况下,不一定非得要收藏到几百万或者数千万一件的精品,才算收藏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有这种思想,收藏则是很痛苦的一种选择。其实收藏名贵的精品瓷片,照样也能成就梦想,通过收藏瓷片,不但自己开阔了视野,而且通过这些瓷片收藏弥补了馆藏完整器缺失的器形和品种,完善了陶瓷发展史。给深入研究陶瓷窑口的学者和藏家提供重要的标本证据。这也不失为一种收藏境界。

二、乾隆的妃嫔和子女都很多,他驾崩后嘉庆如何对待兄弟姐妹和庶母?

一生活了89岁,在位60年,实际执政63年的乾隆皇帝活的寿命够长,执政时间也够长,那他的后宫妃嫔也绝对够多,子女也不少。历史上的乾隆确实妃嫔不少,他在临死的前一年也就是88岁那年还纳了两名十四五岁的女孩为妃,可以说绝对是活到老娶到老。

乾隆一生共有43位妃嫔,27名子女。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老婆孩子,乾隆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嘉庆是如何对待这些庶母和兄弟姐妹的呢?

其实由于乾隆太能活了,他的绝大部分妃嫔和子女都没活过他,在乾隆去世的时候,他的43位后宫妃嫔中只还剩下9人健在,这其中还包括了他88岁时新娶的那两名十四五岁的女孩。

而乾隆的27名子女更是绝大多数都没有活过老爹乾隆,乾隆去世时,连继承人嘉庆在内也只剩下5名子女还健在。下面就说一说嘉庆在乾隆去世后是如何对待这些庶母和兄弟姐妹的。

乾隆去世后除去嘉庆还有三子一女健在

乾隆去世时还健在的子女除了嘉庆之外,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七子永璘以及最小的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

展开全文

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一子永瑆是同母的亲兄弟,生母都是乾隆曾经很宠爱的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排行第十五的嘉庆和皇十七子永璘是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生母都是乾隆极为喜爱的令妃,后来被追谥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最小的女儿十公主生母则是惇妃汪氏。

先说一说年纪最长的永璇,在乾隆去世时,乾隆诸子中最年长的皇子就是永璇,不过永璇虽然最为年长,却也是最不正经的皇子。

永璇自幼为人轻佻浮躁,办事极为不得人心,在朝廷上下名声很差,是有名的糊涂王爷,因此他虽然年长,但乾隆却并不太喜爱他,在当初秘密立储时也直接将他排除在外。

乾隆在世时也只将他晋封为仪郡王,不过永璇很有自知之明,对皇位从不抱有幻想,自从当了仪郡王之后,他表现得非常满足。

永璇非常喜好饮酒,他更是充分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除了喝酒啥都不会干,不管是乾隆还是后来嘉庆亲政之后交代给他的差事,他几乎没一件事能办好,乾隆在世时,他经常因为办砸了差事受到乾隆严厉斥责,乾隆去世后,毕竟他是嘉庆的哥哥,嘉庆也不好太过严厉的申斥他,最后嘉庆也不敢再交给他差事去办了,只好安排他去掌管宗人府,管理约束皇族成员这种闲差事。

不过永璇也有高光时刻,他的高光时刻就是在乾隆去世后帮助嘉庆压制了大贪官和珅,乾隆去世后嘉庆故意让和珅操办乾隆丧事,随即嘉庆又让永璇带领侍卫以替乾隆守孝为名在乾清宫把和珅彻底监视住,断绝和珅与外界联系,最终嘉庆才在乾隆去世十五天后顺利地铲除了大贪官和珅。

永璇也因帮助嘉庆铲除和珅的功劳被晋封为仪亲王,不过此后永璇更加整日饮酒作乐不务正业,他在酒后还曾对人说过:皇帝又苦又累哪是人干的活,哪如像我这样做一个富贵王爷逍遥快活。

当然,这也许是永璇的聪明之处,毕竟他怕引起弟弟嘉庆的猜忌,所以故作不务正业,嘉庆不给他办差事,他也就不用再担责任,这样当一个逍遥富贵王爷也是很美满的人生嘛。

正是永璇想得很开,所以永璇继承了老爹乾隆的长寿基因,他一直活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以87岁高龄才去世,永璇也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子。虽然在历史上永璇的名声不怎么样,但想一想他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美满长寿的人生收尾。

永瑆是乾隆第十一子,也是乾隆在晚年除了嘉庆之外,最为器重和喜爱的儿子,永瑆非常有文采,书画能力都是一绝,尤其是书法上造诣极深,他的成亲王书法贴在后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永瑆的书法与刘墉、铁保、翁方纲并称乾隆四大家。

永瑆也是乾隆晚年对嘉庆的皇位最具竞争力的皇子,乾隆在世时只册封了三个儿子为亲王爵位,一个是乾隆最为喜爱但却英年早逝的皇五子永琪为荣亲王,另外两人就是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册封的嘉庆的嘉亲王和永瑆的成亲王。

由于乾隆采取的是秘密立储制度,当时众朝臣都不知道乾隆属意的继承人会是谁,但是后来乾隆十分器重和喜爱永瑆和嘉庆,因此众朝臣就猜测乾隆的继承人必定在永瑆和嘉庆二人之中产生。

不过永瑆虽然才华横溢,文采出众,但很可惜他偏于文弱,不善骑射,性格还有些文人的酸腐之气,优柔寡断,这让乾隆对他十分不满,也因此永瑆才败给了嘉庆没能继承皇位。

虽然永瑆对嘉庆皇位有一定威胁,但是乾隆去世后,嘉庆却并没有猜忌哥哥永瑆,他反而对永瑆加以重用,而且永瑆也帮助了嘉庆收拾和珅,在和珅被抓后,能够有资格审理和珅的大臣并不多,因此嘉庆想到了大学士刘墉,为了能镇住和珅,嘉庆命与刘墉关系亲密的永瑆一同审理和珅,最终和珅只得伏法认罪。

剪除和珅之后,嘉庆就让永瑆代替了原来和珅的地位,嘉庆任命永瑆为领班军机大臣兼总理户部三库并兼领侍卫内大臣以及兼署吏部,可以说嘉庆不仅没猜忌哥哥永瑆,还赋予了他决策军机、财务、人事以及统领禁卫军的大权,而在永瑆之前从没有亲王能出任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是自永瑆开始清朝后面才出现了亲王兼领军机大臣的事例。

不过嘉庆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哥哥永瑆,此后嘉庆经常没事找事,以一些小借口小理由处置敲打一下永瑆,后来永瑆代替嘉庆去祭地坛,结果祭文中的赞序有些错句,嘉庆以此为借口罢免了永瑆一切职务,并让其居家闭门思过,永瑆也很坦然接受,从此居家认真研究书法,不再过问政事。

永瑆此后不再参与政治,潜心研究书法反而得以长寿,道光三年(1823年)永瑆以72岁高龄去世,结局也算是比较不错了。

永璘是乾隆第十七子,也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不过别看他在乾隆儿子中年纪最幼,但却不受乾隆喜爱,这就是因为他自幼极为贪财,不务正业,永璘不爱政治爱经商,颇有经商的头脑,他在成年后分府治事,乾隆让内务府赐给了他一个本金价值约五万两银子的当铺,结果三年多永璘就顺利地让当铺本金翻了一倍多,可见其经商头脑。

由于不受乾隆喜爱,永璘在乾隆在世时只被晋封了贝勒爵位。永璘比之永璇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他曾经对哥哥们说过:可以不当皇帝,但是希望哥哥们谁当皇帝了收拾死和珅后,能把和珅的豪宅赐给我。

永璘也因为这句话被后世称为不爱江山爱豪宅的糊涂王爷,因此嘉庆亲政收拾和珅之后,确实对这位同母的亲弟弟很不错,不仅晋封他为庆郡王,还把和珅的豪宅赐给了他,并且还将和珅的一半家产也赐给了他。

不过和珅的豪宅永璘只拿到了一半,因为和珅的儿媳妇是乾隆最宠爱的小女儿十公主,所以嘉庆收拾完和珅之后,也不能把妹妹赶出去啊,于是就让永璘和十公主各住一半的和珅豪宅。

由于永璘不爱权力只爱经商赚钱,因此很少参与政治,也因此嘉庆想晋升他的爵位都没有理由,所以永璘的爵位一直就只是郡王的爵位,直到永璘晚年去世,他心心念的还是想坐拥整个和珅豪宅,但是十公主也是他的妹妹,他也不好意思把妹妹赶出去,因此直到他临死前坐拥整个和珅豪宅的愿望都没能实现,嘉庆为了让他临死前高兴一些,特意下旨晋封他为庆亲王,不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瑆还是去世了,享年55岁。

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所有儿女中最小的,她是乾隆在65岁时才生下的女儿,她也是乾隆的老来女,所以乾隆对她极为宠爱,甚至曾说过她若是男孩,皇位必定传给她的话。

不仅乾隆疼爱十公主这个最小的女儿,嘉庆也十分疼爱这个最小的妹妹,十公主自幼就被乾隆许配给了和珅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为妻,嘉庆曾经十分反对妹妹嫁给和珅的儿子,甚至在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大婚时他还大哭了一场。

后来嘉庆收拾和珅时,本打算判处和珅凌迟处死,但是十公主进宫哭着求嘉庆给和珅留一个全尸,因此嘉庆才改赐和珅自尽,后来也是十公主替丈夫丰绅殷德向嘉庆求情,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才没受到牵连。

不过丰绅殷德还是由于和珅的事情整日抑郁寡欢,在36岁时就英年早逝,而十公主在丰绅殷德去世后一直守寡,嘉庆看妹妹守寡也十分难过,但是由于清朝的制度规定公主守寡不能改嫁,因此嘉庆只能对妹妹加以丰厚奖赏以宽慰她。

十公主后来守了整整十三年寡,在道光三年(1823年)去世,享年49岁。

因此乾隆去世后,嘉庆对待三位兄弟和一位妹妹还都算比较不错,毕竟他的哥哥和弟弟都对他的皇位没有太大威胁,所以都能得到他的善待,而由于他处死了和珅,使得妹妹夫家没落,他内心其实对妹妹是抱有愧疚,因此他对妹妹十公主也很好。

乾隆去世后还有九位妃嫔健在,嘉庆又对之如何?

清朝自康熙之后就留下规矩,先皇驾崩后,生前的妃嫔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生育皇子的妃嫔可以选择搬出宫由自己的所生皇子负责养老,或者可以选择留在皇宫由现任皇帝继续养老。另一种情况就是没有生育皇子的妃嫔就由现任皇帝安排在紫禁城中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这些专门给先皇妃嫔养老的宫殿统一赡养终老。

乾隆去世时还有九位妃嫔健在,她们分别是婉贵妃陈氏、颖贵妃巴林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恭嫔林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白贵人柏氏以及已经不可考证姓氏的寿贵人。

先从年纪最长资格最老的婉贵妃陈氏说起,她也是乾隆未登基前的潜邸侍妾之一,早在雍正时期婉贵妃就已经嫁给乾隆为侍妾,在乾隆去世后,乾隆健在的妃嫔中就属婉贵妃年纪最大资格最老。

婉贵妃出身汉人士族家庭,政治地位应该比较低微,加之她本人可能长相姿色并不艳丽,因此她并不受乾隆喜爱,嫁给乾隆70多年都没有生育过子女。她在乾隆登基后先是被封为陈贵人,后来晋封为婉嫔,此后在嫔这个位置上一熬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集体将后宫妃嫔晋级的时候,她才被晋封为婉妃,以后一直到乾隆去世都没再也没有往上晋升。

不过婉妃却与嘉庆关系极好,嘉庆最初由庆妃抚育长大,但是庆妃在嘉庆14岁时就去世了,不久之后嘉庆的生母令妃也去世了,因此嘉庆没了生母和养母十分可怜,婉妃由于没有子女,对嘉庆极为疼爱和照顾,一直照顾到嘉庆大婚,所以嘉庆也一直视她为养母一般。

因此在乾隆去世后婉妃得到了嘉庆的尊崇和礼遇,嘉庆晋封她为皇考婉贵妃,宫中尊称其为婉贵太妃。

在这一时期婉贵妃几乎等同于皇太后的待遇,嘉庆对她极为尊崇,每日请安问好。有一次工部写文书没有遵照抬写两个字格的制度书写婉贵太妃的名号,这件事被嘉庆发现后,嘉庆十分恼火,把上至工部尚书琳宁及左侍郎英和,下到郎中永祚等人均受到罚俸的处罚,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嘉庆对于养母的尊崇还是非常到位的。

婉贵妃的寿命也很长,她一直活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92岁高龄去世,这在清朝历史上算是第三高寿的妃嫔了,仅次于活了97岁得康熙定嫔和活了96岁的雍正裕妃。婉贵妃虽然不受乾隆宠爱,但是到了嘉庆时期却备受尊崇,享受到了皇太后的待遇,相比嘉庆的生母令妃49岁就去世了,婉贵妃的人生比令妃美满多了。

乾隆去世时当时地位最高的就是颖贵妃巴林氏,她是蒙古八旗出身,她大概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入宫为那常在,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就被晋封为颖妃,晋封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也说明了乾隆对她的喜爱。

在嘉庆三年(1798年)时,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乾隆下旨晋升颖妃巴林氏为颖贵妃,因此她成为了当时乾隆后宫中唯一的贵妃,地位最高。

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对颖贵妃其实也很不错,这就是因为颖贵妃是嘉庆的亲弟弟永璘的养母。按照清宫规矩,颖贵妃有养子永璘,她完全可以搬出皇宫与永璘居住,由永璘侍奉她终老。但是嘉庆感念颖贵妃对弟弟的抚育之恩,所以他执意挽留颖贵妃居住于紫禁城中。而颖贵妃与婉贵妃关系亲密,她也不舍得离开婉贵妃,于是两人最终一同居住到了寿康宫养老。

颖贵妃在乾隆去世一年多之后的嘉庆五年(1800年)也去世了,享年70岁。嘉庆对她倒是很不错,不过她没享受太久人就没了。

接下来就是妃这个级别,其实乾隆去世时在妃这个级别只有惇妃汪氏和芳妃陈氏,而晋妃富察氏实际上是道光继位之后才给其上尊号为皇祖晋妃。

晋妃富察氏其实比较凄惨,为什么说她凄惨呢?因为她就是乾隆88岁时新娶的两名十四五岁女孩之一,想一想15岁的女孩要嫁给88岁能当自己爷爷的男人,而且这个老头在第二年还就去世了,此后一生守寡有多么凄惨。

其实按辈分来说乾隆还真算是晋妃的爷爷,晋妃富察氏出身满洲贵族家庭,是乾隆嫡妻富察皇后的侄孙女,以辈分来说乾隆还是她姑爷爷。

最初晋妃入宫选秀女时应该是被选给嘉庆,而嘉庆当时应该是考虑到服侍乾隆的妃嫔都已年纪老迈,年轻也都已经五十多岁,应该给乾隆换点年轻有活力的美女服侍,因此才会让晋妃成为了乾隆的妃嫔。

晋妃最初只是晋贵人,在乾隆去世后她才十五六岁,年纪比嘉庆还小很多,因此即便她的家族出身高贵,嘉庆也没晋升她的级别地位。直到嘉庆去世道光继位后,她成了当时唯一还健在的乾隆妃嫔,而道光的年纪和她差不多大,于是下旨晋封她为皇祖晋妃。

在道光三年(1823年)晋妃去世,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她的年纪,但是估计去世时大约在40岁左右,她也是乾隆妃嫔中最后一位去世,最后一个葬入乾隆妃园陵寝的妃嫔。

乾隆晚年比较得宠的妃嫔还属十公主的生母惇妃汪氏,她比乾隆小了整整35岁,家族出身于正白旗包衣,出身比较低微,不过乾隆喜爱的并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生的女儿十公主,别人是母凭子贵,她算是母凭女贵。

惇妃最初入宫时只被封为永常在,那时的她身份低下,因此待人十分温和,随着十公主的出生,她才一路晋升为惇妃,乾隆因为喜爱十公主的原因,爱屋及乌,对她也颇为宠爱,而她却现在逐渐受宠之后开始变得恃宠而骄。

后来惇妃经常因小错而殴打服侍她的太监和宫女,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她就将服侍自己的一名宫女殴打致死。

要知道清朝的宫女大多是八旗子弟,还有不少出身八旗贵族家庭的女孩,因此殴打宫女致死这是触及到八旗团结的问题,所以乾隆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他一怒之下将惇妃降为惇嫔,还剥夺了她抚养十公主的权利,并下诏警告其他皇子皇女以及妃嫔,任何人不得随意凌虐下人,否则必将严惩。

并且乾隆命令惇妃的娘家族人加倍赔偿被殴打致死的宫女的家属,从此之后乾隆对惇妃逐渐厌恶。不过由于十公主在离开惇妃之后整天哭着找娘,乾隆心软了,只得将十公主交回由惇妃抚育,并恢复了她的妃级身份。

此后又发生了惇妃宫中宫女自缢未遂和一名宫女险些被殴打致死的事情,再加上惇妃的叔叔总兵满斗仰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在民间抢占民女,杀其父占其女,这些事让乾隆十分恼火,他直接赐死了满斗,也对惇妃更加厌恶失望。

如果不是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估计乾隆可能早就把惇妃打入冷宫了,而惇妃的身份地位此后也没有再得到晋升。后来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大婚时,乾隆特意禁止他们俩向惇妃行跪拜之礼,这意思很明显,就是不希望十公主认惇妃这个妈。

惇妃这种性格当然也不会受嘉庆喜欢,不过嘉庆看在妹妹十公主的份上,对她还算可以,只是不再晋升她的身份地位,嘉庆十一年(1806年),惇妃去世,活了61岁,也算是得享天年了。

芳妃陈氏是汉人出身,家族出身地位不高,比乾隆小了39岁,进宫时间也很晚,也没有生育子女,在乾隆后宫中就算一个小透明的存在。入宫初期为明常在,后来晋升为明贵人,此后一直没有再晋升,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乾隆集体晋升妃嫔时她才被晋升为芳嫔,后来在嘉庆三年(1798年)乾隆临死前晋升为芳妃。

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对她只能说是一般吧,毕竟是个没多大存在感的人,嘉庆也没有再晋升她的身份地位,嘉庆六年(1801年),芳妃逝世,享年52岁。

乾隆去世时嫔这一级别只有恭嫔林氏一人,她也算是乾隆早期的妃嫔,但跟了乾隆很多年却一直都是贵人,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才被晋升为恭嫔,此后一直到她去世都没再晋升过。

乾隆去世时恭嫔都67岁了,按这个年纪按资排辈嘉庆亲政之后也应该给她晋升一级,但是嘉庆却没再晋升她,这也说明了她与嘉庆关系处的很一般,存在感不强,家族出身还不是很高,再加上与新任皇帝处的关系一般,因此恭嫔一直到嘉庆十年(1805年)73岁去世时都没有再晋升,所以嘉庆对她只能说是一般吧。

乾隆去世时他的妃嫔中身份地位最低的就只剩下贵人了,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是资格最老的了,她也是乾隆早期的妃嫔之一。

但鄂贵人并不受乾隆宠爱,这可能和她的家族有关系,她是雍正临终时留给乾隆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孙女,父亲是浙江巡抚鄂乐舜。

鄂尔泰在乾隆初期与另一位顾命大臣大学士张廷玉在朝廷中搞党争,因此这让乾隆对鄂尔泰家族十分不满,鄂尔泰去世后,其家族和党羽都受到了乾隆整治,鄂尔泰家族也就此没落。

而鄂贵人的父亲鄂乐舜更是在任浙江巡抚时贪腐库银,勒索江南盐商,事发之后,乾隆勃然震怒,直接赐死了鄂乐舜,而鄂贵人也因此被降为鄂常在,此后一直身居常在的位置长达四十余年,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才被重新晋升为鄂贵人。

不过鄂贵人与婉贵妃关系极为亲密,婉贵妃去世时,鄂贵人一路哭送她到埋葬之地,才悲伤地回宫。因此嘉庆看在婉贵妃的面上对鄂贵人也还不错,嘉庆十三年(1808年)鄂贵人去世,享年76岁。

嘉庆在她去世后特意下旨提高葬礼规格,鄂贵人死后的葬礼远比她的贵人级别葬礼要高不少,由此也可见嘉庆对她还算不错。鄂贵人也是乾隆让位之前所纳的后宫妃嫔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只比乾隆88岁时纳的那两名女孩去世得早一些。

白贵人柏氏是江南民女出身,她的姐姐是乾隆的怡嫔,在乾隆下江南时,她和姐姐怡嫔一同被江南官员进献给了乾隆,不过乾隆最为喜爱的倒是姐姐怡嫔,因此将柏氏家族全部抬籍进入了正黄旗。

白贵人就不如姐姐怡嫔那么受宠爱了,她入后宫一直是白常在,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集体晋升妃嫔时才被晋升为白贵人,由此也可看出她在乾隆后宫中存在感并不强,也不受宠爱。

嘉庆八年(1803年),白贵人去世,享年73岁,总体来说嘉庆对她还算可以了,她死后嘉庆赏赐了很丰厚的陪葬品,从这些也能看出白贵人晚年生活的比较好。

最后说说已经不可考证姓名的寿贵人,其实她就是乾隆88岁那年纳的两名女孩之一,她和晋妃富察氏在十四五岁时被选入了88岁的乾隆后宫中成为贵人,和晋妃命运差不多,都是苦命的女孩,年纪轻轻就嫁给了行将入木的乾隆,婚后一年就守了寡。

史料中对寿贵人几乎没有太多记载,只记载了她的封号和她去世年份,她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去世,按岁数推算死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真算是红颜薄命了。

写在最后

整体来说嘉庆对待乾隆给他留下的兄弟姐妹还算是很不错,对待乾隆遗留下来的妃嫔那就只能说是看她们与嘉庆个人关系处的远近了,像婉贵妃、颖贵妃这样与嘉庆关系亲近,对待嘉庆和他亲弟弟永璘犹如亲生儿子,她们都得到了嘉庆的善待,至于关系处的一般的,那嘉庆对待她们也就一般般了。

毫无疑问乾隆的儿子中结局最好的那就是老八永璇了,心放宽,事不管,就做逍遥富贵王爷,最后还以高寿而终,这就是人生赢家,而乾隆的妃嫔中结局最好的也就是婉贵妃了,寿命够长,还受到了嘉庆足够的尊崇,虽然不是嘉庆生母,却享受到皇太后的待遇,相比之下比嘉庆的生母令妃都要好多了。

嘉庆庶母乾隆妃嫔驾崩

上一篇:柬埔寨王子从小在中国留学,在波尔布特时期被杀害,却无亲人救他

下一篇:大学老师BT事件薄amp;amp;偶BF的BT事件薄--BY一同人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