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拿着三四千工资的你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年薪十万实现了吗

爱文胸黑客业务网2022-11-2239

网友一:

2010年大学毕业,学校招聘会上被单位拍板录用,就通知了家长,来了上海,这是一个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真的。

当时家里有关系能在当地给我落实一个不错的安稳的工作,我偏偏年少轻狂啊,抱着想闯一闯,开开眼界的想法就去了上海,还好当时不少同学都来了上海,也有个照应。

刚开始月薪3k,一年后月薪4k,到2012年谈了女朋友,那年月薪5k,2013年在家人帮助出首付下买了外环边一套房子。

2014年决定要宝宝了,收入涨到月薪8k,2015年女儿出生,2016年年薪20w,今年买了辆车,回老家方便多了。

我一到上海就为买房做准备,还好在大涨之前搞定了住所。

对了,我在上海工作的同学,基本上也都房子车子搞定了,都发展挺好。

网友二:

说来惭愧,快27了。

之前在成都上的某985大学,13年毕业后去了师兄开的一家公司上班,一个月3000到手,就这样干了一年一分钱没存到。

14年回家呆了一年,老家贵州一个国家级贫困县,15年考上单位,目前一个月到手1万多一点,现在结婚了刚有儿子,压力还是很大,买了辆30出头的车子,车贷加房贷一个月7800,公积金3500多,只还车贷一个月5200。

老婆公务员一个月4500左右,目前父母从乡下搬到县城一起住,准备给父母再买套房子,年轻就是需要奋斗,相信人努力就会有回报吧。

网友三:

当时应该是14年,我刚毕业,一个月也就三千多,家里是乡下的。

大学学的是土建,最后混在工地,浑浑噩噩的过了半年,买件衣服一百多的都要逛淘宝好久,自己发现在这样下去这辈子就完了。

那个时候还是单身,当然现在也是单身。15年初我就抛弃了原来专业,转行了,一开始还是三千多,又开始学习,转型。

到了17年,工资稳定在2万左右,工作也舒服,空闲时间也多了,当然每年学习花的钱也在十万左右。

恭喜自己转型成功,期待沪通高铁通车,以后每星期回家就不是梦!当然现在还是单身。

网友四:

一个月打卡工资4500左右,公积金2000多,大龄单身女青年,过着上班下班两点一线的独居生活。

展开全文

上班好几年了,之前一直月光,不爱奢侈品,买双鞋子一千多一点不心疼,每一次衣服花几千块好像也觉得正常,海淘啊淘宝啊信用卡刷刷刷也没啥感觉。

年休假放假带老妈出去溜达,也想着要住五星级。能力范围内,总是想着什么都要买好的。

从去年开始,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真的很穷,工薪阶层,没有其他收入,不能开源,那就节流吧。

一个人异地,最大的问题是浪费,现在是吃多少买多少,也基本没买过衣服。

以前晚上出门从不关灯和电视,一次老乡姐姐来我家我们一起出门,她提醒了我我才意识到。

以前花钱真的大手大脚,和女生相处也基本是我花钱,还爱送别人小礼物,对人也非常热心,善良心软,这也是我的弱点。

虽然明白的有些晚,但我觉得不算迟。

网友五:

08年参加工作时月薪3000,一年后单位把我派到分公司说给加薪,我信了,干了半年也没见加薪,老子不干了,和分公司领导干了一架,本以为要把我开除,结果把我调了回去。

之后才知道调我过去是因为主管的一个亲戚被招进来了,让我腾位置。这他妈主管也够阴的!

也是我出入职场心眼太少。从此就跟主管杠上了,我甩开他直接把上级领导的关系维持好,任他在领导面前给我穿各种小鞋,领导都不理会他。

就这样干了一年,我被领导调到另一个分公司还升职了, 在那顺风顺水,干出了点成绩,2年后我又掉了回来,接替了老领导的位置,当上了那个狗比主管的领导!

我这人有个毛病,瑕疵必报,看不了阴险小人!开始各种折腾他,最后他没办法,主动申请去分公司。

你想走就能走?我给上级打报告,此人在总公司工作经验丰富,我们这离不开他,我把他又留下了,又可以继续折腾了!就这样他干了半年实在没法呆了,辞职了!

网友六:

曾经做施工员,一个月2000多,那就说说曾经的我生活吧!

首先在工地基本很少见人,都是住彩板房,夏天热死,冬天冻死,那时候有钱还真不知道怎么花。

每次发工资都感觉好茫然,感觉自己超有钱啊,都是抽十块钱以上的烟,实在憋的无聊就跑十里地去网吧玩游戏。白天没事,下雨等都去趟网吧爽爽,有时就去洗单间,叫美女按按摩,也让自己尝尝有钱人的生活!

反正一个月2000多块钱怎么花都花不完啊,那时真是感觉钱太充足,后来实在太无聊就每个月发了工资就去找女朋友。

火车经常晚点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我的青春也许都毁在了等车上吧!8小时的路程才能见到女朋友,见了面吃吃玩玩开个房,走的时候再给女朋友留500块,就这样别说存款,感觉钱根本不够用了哈。

所以导致我做施工员3年存款不到2万块!!说是穷逼一个也无力反驳!

再后来就去西部自己接小工程做,2年血泪史啊,心酸的很,两年下来存款负数!

两口子经常为了钱争吵,30多岁的人了,现在一个月1~2万不等,可是幸福吗

一、潘长江:曾被断言活不过25岁,爱家顾家如今却晚节不保

这几年潘子真的越来越放生,“潘嘎之交”、假酒事件后,潘子已经成了晚节不保的代名词。

前几天,潘子穿着病号服刷了一段荒唐的视频,有网友担忧地说:“潘子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最近,潘子又戴小花帽,背着水壶,拿着兔兔公仔,扮成幼儿园的宝宝,在滑梯上玩得很开心。

潘子纯真的是笑容满面,但网友都起了鸡皮疙瘩,从口袋里掏出药说:“潘子,你该吃药了。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带入商品的事件,看到这个只是可爱而已,但现在也有网友恍然大悟。

展开全文

这位曾经红极一时的老艺术家,就这样毁了自己的声誉,成了网友心中的笑话,真让人痛心。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像开玩笑的男人,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和妻子相爱多年没有绯闻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是一个一直在与命运抗争的硬核男孩,他在每一步都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与命运抗争的潘子原名叫潘长江,出身梨园世家。

父亲是剧团团长,母亲也是戏剧老演员,他是家里的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三个弟弟妹妹,五岁以前潘长江的生活衣食无忧,在父母的熏陶下,潘长江从小学里的戏子,开始唱歌什么都做了。

但五岁时,潘长江却患上了怪病,又称“消渴病”。 也被称为“尿崩症”。 那时他特别容易口渴,每天能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喝水,从白天喝到晚上。

普通人喝一瓶水就需要上厕所,而潘长江喝了四五瓶水才需要上厕所,上厕所需要五分钟。

为了给他看病,父母带着他去拜访名医,把家底也挖了出来,很多医生直接给他下了死亡通牒:这孩子活不到25岁!

但是父母没有放弃,听说那里有什么偏颇的、老中医,他们决定试一试。 县里的一位老中医听说针灸很厉害,他们赶紧带孩子去了。

从那以后,医生每天都把鞋底一样粗的针扎进潘长江的肚子里,父母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年幼的潘长江不哭不闹,安慰父母懂事一点也不痛。

因为接到了“死亡的命令”,潘长江小时候非常听话懂事,他与命运抗争,毫不遗憾。

但是父母想让他快乐地度过一生,所以没有对他要求太多。

潘长江背着父母学戏剧,偷偷练到不让他学。 有一次,练习效果太好了,手指沾满血迹,蒙着纱布,父亲不得不妥协。

母亲也想设法补充营养,但那时真的很穷,必须养活五个孩子。 尽管竭尽全力,他也只能吃粥、米糊之类的。

就这样,潘长江在父母的爱中慢慢长大。

认识杨云很幸运,潘长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直到20多岁的时候,他和普通年轻人一样,身体健康,他终于打破了活不到25岁的魔法。

但是,很遗憾身高只有1.59米。

这也成了母亲心中最大的痛苦。 她觉得对不起儿子,没能给他更好的营养,让他无法成长,她担心自己耽误了儿子,让他以后不好找媳妇。

看到家里的哥哥逃到了1.79米的高度,潘长江并不太悲观。 既然上帝不会让自己死,就没有什么看不见的。

出乎意料的是,他嘴很甜,待人很好,很多个子很高的女孩都在追他。

有一天,潘长江带来了一个1米78的女儿。 潘妈妈看到一高一低的差距太大了,他直接对女儿说。 “你太高了,我儿子太低了,你们俩不合适,以后不会幸福了。”

直到看到1米65的杨云,潘母的眼前一亮。

那个时候,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潘妈妈也开始招募精力充沛、想学戏剧批评的学生。 来自农村的杨云就是其中之一。

潘妈妈对儿子说。 “孩子啊,你要是真有本事,就去追这个女孩吧。

潘长江自豪地说:“那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来自农村的杨云学习非常认真,每次来家里找潘妈妈,潘长江也特别殷勤,端茶倒水,马鞍前马后,他就被这个漂亮的姑娘吸引住了。

直到有一次,潘长江还得跟着剧团演出一会儿。 他舍不得杨云。 离开时,他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并要求她回复。 杨云看着傻乎乎的潘长江说,得和父母先商量一下。

潘长江听到天翻地覆就跑了。

但是杨云心里很担心,潘长江比自己矮,即使能过自己心中的这个坎儿,也害怕父母知道骂她。

果然,父母知道后勃然大怒。 “他不能挑肩膀,不能插手,只能唱戏,有什么出息? 你不找多少条件优越的男孩,你到底对他有什么看法?”

很多年轻人很叛逆,杨云一听,反而和潘长江爱得更热,她狠下心来要和潘长江搞好关系。 潘长江非常感动。 那一刻,他决定一生都要珍惜这个女人。 自己吃了一口饭她就得吃一口。 就算吃饭,也让他吃干的,自己喝淡的。

因此,潘长江挺着小身子去杨云家,帮他们抢农活,杨云的父母很感动,这个男孩个子虽矮,但有责任,以后女儿结婚,也一定不会吃亏。

不久,两人静静地举行了婚礼。

夫妻婚后生活很苦,小两口的生活也很苦。

当时潘长江还没出名,戏班也没有多余的房子分给他们,他们只能在戏班后面废弃的男厕所里安家。

8平方米的公厕经过改造,已经变成了他们温暖的小窝。 里面长年散发着奇怪的气味,冬天冷得发抖,夏天热得蚊子多。

但夫妻同甘共苦,女儿潘阳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出生。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潘长江意识到了身上千斤的重担。 那一刻,他发誓要一辈子像人一样做,把妻女从厕所里带出来,让她们住在大房子里。

女儿出生后不久,潘长江就把满腔的精力投入到戏剧评价中,但他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戏剧受众群体有限,其次潘长江太矮,戏班里只能算有缘人。

偶然的“装丑”机会,潘长江更受重视。 他一动不动。 装丑就这么容易,丑到最后怎么样?

他两人转战,扮演丑陋的角色,专心于事业终于打开了局面。

后来还有机会和赵本山合作了《大观灯》,在东三省连演200多场,场场爆满,两人的名气直线提升,成了东北家喻户晓的二人转演员。

1993年潘长江还凭借小品《草台班子》顺利登上了春晚,这一登就是16次,先后表演了《过河》《同桌的她》《将爱情进行到底》等作品,成为春晚的常客。

这些年,潘长江几乎都在外边忙着演出,杨云一个人带着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成名后的潘长江,终于有钱买了大房子,带着妻女走出了公厕。

他的事业达至巅峰,他的人也慢慢变了。

成名后仍然爱妻子男人有钱就变坏,成名后潘长江也不能免俗,他飘了。

当年,无怨无悔陪着自己的美妻,如今已经是上不得台面的邋遢妇人,他一心只想离婚。

他甚至都不想回家,他嫌弃杨云不够漂亮,不够洋气,他数落杨云做的菜不好吃,家务干得不好。总之,这个家里除了女儿,没有能让他顺眼的,他就希望杨云马上吐出两个字:离婚!

那么他就如愿了。

杨云委屈,这么多年的苦熬,却换来这样的结局。

她不甘心,但是她真心爱着丈夫,也相信丈夫迟早会醒悟的,他越是想如愿,她越是不让她如愿。

她将自己打扮的更加漂亮,她把家务做的更好,饭菜做的更美味,将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她从来不跟潘长江生气。

潘长江挑了两年刺,实在找不到离婚的理由,没辙了,只能这样耗着,直到有一天女儿潘阳说:爸爸妈妈,有你们真好。潘长江蔡幡然醒悟。

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多么的不容易啊,当年若不是妻子愿意嫁给自己,怎么会有现在的好日子呢。

至此,他收敛心性,一心只和杨云过好日子。

夫妻俩人结婚41年,除了起初的“嫌妻”之外,之后的日子里,潘长江一心只爱杨云一人,没有过乱七八糟的绯闻,他真正做到了当年对妻子的承诺,无愧一个男人的担当。

宠爱女儿潘长江对潘阳管束得非常严格,她希望女儿好好读书考大学,日后过普通人的生活结婚生子。

不希望女儿趟娱乐圈的浑水,他甚至说你以后就算是开超市、卖水果也好,我上亿的财产还不够你花吗?

然而女儿继承父母的好基因,从小很有艺术天赋,尤其是音乐。

潘长江为了熄灭女儿的苗头,直接将她送到国外学习金融,不过潘阳却背着父母偷偷转去学乡村音乐。

知道真相的潘长江勃然大怒,但最后还是妥协了。

她为了帮女儿圆梦,专门花钱找人帮她做专辑,还帮她打造了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自编自导了《能人冯天贵》,让女儿在里面出演角色,为了女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不过轮番轰炸下来,潘阳并没有火。

潘长江则趁机帮她安排了相亲。

身价十亿的石磊是一家公司的总裁,他出身在音乐世家,从小在香港长大,是郎朗在美国留学时期的同学。

对音乐的喜爱,让两人有了更多的话题,很快就坠入爱河。

潘长江对女婿非常满意,他为女儿举办了盛大的婚礼,第二年潘阳生下儿子小石头,她彻底晋升豪门阔太。

这几年,潘阳一直都有作品上映,只是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她的事业心并不强,拍戏更多只是玩票性质。

比起当一个合格的女演员,当一个豪门阔太显然更有价值。

晚节不保潘长江的大半辈子,25年和命运抗争,40年和妻子相濡以沫。

65岁的他,原本是人生赢家,可以尽享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却偏偏将自己折腾成了笑话。

“潘嘎之交”,让潘长江口碑近失。

直播卖酒却又陷入屡陷争议。

一款市场价4500元一瓶的酒,在潘长江的直播间里打出的优惠价都是4799元。

为此,他被央视直接点名,被网友问候,至此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彻底晚节不保。

而最近的潘子似乎着了魔怔,一会儿穿着病号服,一会儿装扮成小孩的样子坐滑滑梯,实在叫人匪夷所思。

成就一个人不容易,毁掉一个人却很简单。

也希望潘长江能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久。

二、一位宇宙学教授的走红之路:直播间里讲《三体》,成功预测诺奖方向

一位宇宙学教授的走红之路:直播间里讲《三体》,成功预测诺奖方向

“宇宙宝宝多大了?”“你因宇宙而悲伤吗?”“宇宙膨胀,人也跟着膨胀吗?”

短视频中的王一,总是衬衣笔挺,语速飞快地抛出上述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宇宙知识点。

他热衷于向网友科普有关宇宙、黑洞、量子纠缠等硬核而艰涩的物理知识。为了让更多普通人听懂,他一直尝试将各种物理知识拟人化,并将“含梗量”拉到最高,手脚并用地讲课——比如,讲到物体质量时,为了解释内涵,甚至当场来了几个引体向上。

图:王一的抖音 @研究宇宙

密集而有梗的抖音科普引来了许多网友围观,有人打趣道:“原来他真的试图教会我。”

王一今年39岁,是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科研足迹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再到剑桥大学任霍金高级学者,直到去年拥有了一个新身份:抖音知识创作者,账号名“研究宇宙”。

在他的评论区,汇聚着科研人员、物理爱好者、中学物理老师,也有10岁孩子的母亲。大家的提问五花八门:为什么黑洞里面是时空颠倒的?中小学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有什么建议?王一都会一一解答。

当然也少不了网友的调侃,梗最多的,要数他的“播音腔”和“脱发”。对此,他会笑着用绕口令自黑,因为“学物理就是黑头发发灰会挥发”。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王一将做科普比作“街头卖艺”,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流量时代,抖音就是那个人多的地方。在这个平台,他吸引了30余万粉丝,收到了做科普多年来最多的正向反馈。

从表情包到短视频,为知识添加“调味剂”

王一的短视频中,点赞最多的是2022年诺贝尔奖相关的三条科普。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学科。

王一敏锐地抓住了大众关注诺奖的热乎劲儿,在10月4日发布了有关这两个概念的视频,获得了超过18万点赞。随后,他又发布了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诺奖的贡献,以及反其道而行的“量子纠缠不是什么”,试图为大家剔除不准确信息,“更接近科学一点”。

最终,这几条诺奖科普视频为他带来了6-7万的新粉丝。

这不是王一第一次因为诺奖受到关注。2016年,他自制的引力波表情包曾在学术圈广为流传。这源于他的同事、诺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在德国的诺贝尔获得者大会上展示的配着甄嬛传“臣妾做不到啊”表情包的图片,引发了现场参会的中国学者热议。

展开全文

那是王一在学校做诺奖相关科普公众报告时,放在报告中的一张自制表情包,引来了现场几百位同学的哄堂大笑,乔治恰好在场,便向王一要走了那张幻灯片,这一偶然,却成了学术圈热梗的源头,被看作成功将中国表情包文化“推销”至海外。

生活中,王一也收集了一大堆表情包,将这视作拉近人与人距离的东西,并试着将流行的表情包用在科普上,还爱套用一句热梗:“这表情包好,下一秒我就用到科普上了”。

视频里,王一的表情总是标准的露齿微笑,这与他现实中面对学生时一样。他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第一位博士生周思益记得,导师很幽默,“每天都笑眯眯的”,同时也是“网上冲浪达人”:比如周思益与其他学生合作的微信群,被王一取名为“周思益学姐的搬砖团”;课堂上,他曾戴着白色假发和胡子cosplay爱因斯坦;网上盛传“诸葛亮骂王朗‘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表情包时,他也在淘宝买了一把诸葛亮同款羽毛扇,带上了课堂。

风趣幽默其实是王一在面向学生和公众时的表达方式,他深知物理课堂的枯燥和艰涩,这些都是一种“调味剂”,他想尽量做得有趣,来唤起大家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图:2014年,王一在剑桥大学工作期间留影。

课堂上如此幽默有梗的王一,在生活中,却曾被朋友评价为“这人哪都好,就是很无趣”。他反思,自己从大学读到博后的十几年里,几乎把所有时间放在研究和学习上,并不懂太多学术以外的东西,所以面对朋友时,除了学术,很少有别的话题可聊。

不过,在抖音做科普后,王一每天会跟形形色色的网友互动,内容从学术到生活不设边界,他觉得自己被进一步打开,“多少更有趣了一点”。

向学生取经学短视频,去人多的地方做科普

埋头苦读物理之前,王一也有过不少爱好。

小学低年级时,他喜欢写笑话,讲给同学听,第一个梦想是去说相声。后来,他迷上了编程,先是用小霸王学习机内置的basic语言,家里有电脑后,他自己编各种游戏程序,甚至做了一套“俄罗斯方块”。

六年级时,王一读了《爱因斯坦传》,从此迷上物理。他也逐渐展现出禀赋,从初中到高中,每次参加物理竞赛,都能进省前10名。

多年后回溯喜欢物理的初衷,王一说,他从小就爱看别人修洗衣机、汽车,深究下去,隐藏在这些齿轮、发动机背后最本质的,就是物理。他喜欢刨根究底,追问掩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层问题。

图:年少时的王一。

王一是辽宁锦州人。刚上大学时,他参加了校广播台和辩论队,苦练绕口令纠正东北口音,通过打辩论练习逻辑思维和表达,到了大二大三,王一意识到,他最喜欢的还是物理,便一头扎进学术里,一学就是十几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敢说自己学术水平有多高,但可以说真的非常努力。”

2006年起,受研究生导师带动,王一开始写科普博客。他意识到,这是学习理论物理的人回报社会的方式之一,他希望引发大众对科学的好奇,多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11年,王一接到了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写组的邀请,为其中的物理卷写科普文章,他受宠若惊,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一套书,他对科学的启蒙正来源于那套黑皮红条白字的《十万个为什么》。

图:2016年,王一在一次学术会议中。

王一开始认真反思科普写作。他之前的科普博客,大多是将书本中的理论,翻译成没有公式的语言,干巴巴的,并不适配大众。回想起小时候的科普读物,他才领悟到,做科普,首先要弄懂读者喜欢看什么,再用科学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出来。

担任教职后,王一还在学校和太空馆做公众科普讲座,直到2021年11月底,他开通抖音号,才将自己的科普带到了短视频平台。

王一是被学生周思益拉来做抖音的,周思益在网上被人熟知的名字是@弦论世界,目前在日本神户大学做二期博士后,比王一早半年在抖音开通账号,如今已有100多万粉丝,她认为“老师讲的(知识)特别好,想让更多人听到”。

王一心动了,他常说,向大众科普宇宙知识就像“街头卖艺”,在自家阳台、楼顶卖艺,是孤芳自赏,一定要到人多、有流量的地方去。谈起这段经历,王一总说“学术上思益是我的学生,科普上她算我的老师之一”。

过去练就的种种技能,仿佛都在为王一做抖音科普“加成buff”:写稿、打光、拍视频、做剪辑,用最擅长的播音腔讲最有趣有梗的物理课。就这样,王一开始了在抖音上“卖艺”科普的日子。

直播间里讲《三体》,吸引最强粉丝团讨论“宇宙难题”

每条短视频,王一都会事先写好讲稿。摄像头一开,他便自动切换到播音腔,以最饱满的状态开启他的线上讲课。

有朋友告诉他,直播时脱稿,自然聊天状态更好,“会更火”。但王一还是坚持对着讲稿录,因为写成文字的内容,每一句都是反复推敲过的,“视频多的时候有100万播放量,如果我只是随便说说,会觉得对不起粉丝。”

图:王一的抖音页面 @研究宇宙。

粉丝在评论区提的建议,王一都读得很仔细,不仅回复,还会反思、采纳。最初的几条视频,有人评论“手势太多”,他才意识到,手机屏幕另一头的观众,可能会被过多的手势分散掉注意力。看到类似“内容太复杂”,“听不懂”的评论时,他总是首先自我反思,并与网友沟通改进建议。

为了分析内容和视频数据的关系,王一还自己写了一个程序。通过这个程序,他可以看到不同的文案对应的播放数据,并以此作为调整内容和节奏的依据。有时,他会在视频中插入一个搞笑的梗,但透过数据,他发现如果梗与科普内容关联度不强,受众是不买账的。

他一直想在玩梗和科普内容之间找到平衡。数据显示,和梗相比,视频更多爆点是科普内容本身,王一很欣慰,这也符合他在抖音做科普的初衷。

近一年来,每周六晚7点至10点,王一都会在抖音做直播。他尤其看重直播,即使忙到一两个月不更新短视频,也从没“鸽”过一场直播。

对王一来说,直播间是他在大学外的另一个讲台,也是课堂的延伸,更是一个和网友最直接交流的场域。直播内容常由粉丝决定,大家有想问的物理相关问题,都可以和王一连麦。有一段时间,王一采纳网友的建议,在直播间里聊《三体》中的物理问题,已经更新了六讲。

图:王一在抖音直播中讲《三体》的合集。

高中生刘宇梦是王一的老粉,为了看王一的直播才下载了抖音。这个顶着爱因斯坦头像的东北男生打小喜欢钻研物理,听了一圈科普后觉得王一的内容“贼好”,“讲得非常清楚,是用尽可能最贴近现代物理学正确的讲法在做科普”,把它当“大学讲座”来听。

每次直播,刘宇梦都会用截屏的方式“记笔记”。王一有时会在直播结束前留下“作业”,刘宇梦下了直播就跑去黑板上做推演,有一次不知不觉推了三四个小时,最后拍照发到群里给老师“批改”。

王一的直播课最开始也冷清,仅仅30来人。但他珍视每一个学生,从未因此动过断播念头。他说,大学也有小班教学,甚至不足30人,他也会讲3小时,从来不觉得在浪费时间,因为他的第一身份始终是“老师”。

后来,他在抖音的“小班课”渐渐成了“大班课”,常有五六百人涌入直播间,抖音的两个500人粉丝群也满了,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从中学生、大学生到博士后,再到物理老师和科研工作者,比比皆是。

一群物理爱好者因为最纯粹的热爱聚在了一起:大家自发组织了一个“研究宇宙课后讨论群”,由一位理论物理学博士后主持,群里知识含量高,讨论氛围也很浓。

晚上10点下直播后,王一总会看到群里消息还不断闪烁,大家还在意犹未尽地聊直播相关内容,经常聊到凌晨一两点。

这种时刻,他总是很有成就感——自己花时间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他愿意一直做下去。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

宇宙学直播间之路走红教授

上一篇:女性哪些生殖系统疾病可影响怀孕?4类疾病应积极治疗

下一篇:人海战术,虽胜犹负?那些造谣长津湖战役失败的人请闭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