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谚语大全 关于冬至节气饺子谚语

爱文胸黑客业务网2022-11-3028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以一直追溯到东汉。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可以见得,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大餐。冬至吃饺子,也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那么冬至吃饺子有哪些谚语呢? 关于冬至节气饺子的谚语你又有什么了解呢?天气网为你介绍冬至吃饺子的谚语大全。冬至吃饺子的谚语大全

  冬至到,吃水饺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送行的饺子迎行的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

  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好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相传战国初年,秦城神医扁鹊妙手回春,百治百愈。有一年冬天,正逢百年未遇严寒,许多人发生。

  饺子就酒、越过越有。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节气的谚语

  江西: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黑龙江: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湖南: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广西: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山西: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一、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

  □ 白金龙

  2012-12-28星期五大雪

  从来没有对雪如此急切地盼望过。

  向来对雪没有几分热爱。不喜欢它把生活本来的面目矫饰得无比光洁,不喜欢它把世界所有的坑洼抹平,更不忍心看它融化之后满地横流的黑色脏水。哪怕自古文人墨客对雪做过精致的描述和赞美。

  一过立冬流感病毒就在空气里蔓延。全家都染上了流感,由西医到中医,吃药打针挂掉瓶,住过了医院,出院后又走遍了城里所有稍有名气的诊所,反反复复,仍不能痊愈,只好去乡下找颇为信任的老中医。

  小镇离城有40里路程。诊所开在镇子上的一个僻静小巷尽头。和城里每个诊所一样,挤满着乌乌泱泱前来瞧病的人。老先生诊脉、开方抓药的整个过程里他也咳着揪心的咳嗽。有个年轻人抱怨老先生没有使出本事,这久了还好不彻底,他甚至怀疑这药材不够地道。老先生听了也不生气,笑骂你个龟儿,既然知道,那咋还来?年轻人也很委屈,满脸苦相,期期艾艾——不是其他人还不如您瞧的好嘛!您老人家显一下神通,赶快让我的感冒好起来,果园里的活还多得很呢。今年的苹果是销不出去,可那树还得精心不是?明年万一行情好呢?

  估计他们相熟,话说着,药也抓好了。那人走出门,又折返回来,掀起门帘把头探进来:

  您老人家的这几副药若吃得效果好,我就给您捏一只高头凤凰来!

  老先生拿话砸他:就你龟儿事多,这么咒我哩!

  我自小在乡下长大,我们乡下所说的高头凤凰其实是鸡,只是这“凤凰”不是母鸡,是特指公鸡,专给馋嘴神仙上供用的。

  老先生打发走了两拨人才挨到给我们一家五口逐个把脉。老先生健谈,背过脸咳嗽,完了把脸转过来和我说话。他把脉的手指很凉,像几截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竹笋。老先生边摇头边自语:人有病,天不知。如若天知道就该落场雪,押一押这污浊的地气,调节一下气候。

  老先生的话对我触动很深,也改变了对雪原先的认知。从乡下瞧病回来就热切地盼望着有一场大雪悄然降临。而这雪直到冬至并没有落下。尽管预报上新闻里透露出了好多有关下雪的信息,但那是他处地面上的事情,与我所生活的小城无关。这段时间里平时不看电视的我对电视有了浓厚的兴趣,哪怕自己干着别的事情也让它开着——我在关注着有关天气变化的一切蛛丝马迹。看到哪个地方下雪了,很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高兴。他们是有福的。起码他们地面上污浊的地气被押了一押。至少他们会不被流感袭倒。这中间也为中医老先生担忧,怕那个和他逗嘴的年轻人真给他拎一只大公鸡去——在电视新闻上我无意看到有关用药喂养鸡崽的报道。继而也自我安慰了一番,那人也未必真给老中医拎鸡,或许乡下的鸡估计还不至于用药来喂养罢?

  老先生的中药很是见效,吃了几副,母亲已能下地,饮食也趋于正常。其他人也陆续好了起来。只我的感冒反复着。

  整个人在这个冬天里脆弱得就像是纸糊的。被儿子的学校喊去听感动中国报告团做感恩报告,在院子里坐了半天。结束的时候和预计的一样,那些做报告的人给被感动得哭天抹泪的学生家长推荐着买书,一套一百。我没有去买,我知道自己的眼泪和鼻涕是给冻出来的。

  没几天,儿子学校有活动,和儿子说好我不去陪他。可夜里变天,第二天发起冷来。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表演节目,校服还是夏天的,很窄小,套不住棉衣,折腾了半天才塞进去保暖内衣和毛衣,儿子已是曲卷不来胳膊了。儿子是个最听学校话的学生,他怕因做不到位表演的动作而影响到集体的荣誉脱去了毛衣。对一个感冒刚刚稍好了点的小学生实在放心不下,人家没请家长观看,我还是和其他家长一样在学校操场上呼啸的寒风里站了一个下午。等着抱儿子上台表演时脱下来的套在校服上的棉衣,再等他表演完给他把棉衣穿上。那活动的节奏很是缓慢,主持活动的校领导给学生讲三个代表,也讲十八大的精神。惟独没讲有关世界末日是个荒诞的谣言。等儿子表演完节目,我已经冻得四肢麻木。当晚半夜儿子和我一同发烧。儿子比我坚强,第二天坚持着去了学校,走的时候用小手给他自己包了一顿感冒药,说课间早餐的时候服用。他特意在保温杯子注满了滚烫的开水。

  那次我躺了三天才得以爬起来。两次复感都与儿子的学校有关,可不敢有半点怨言。儿子的课外书籍和试卷已经在角落里摞得够高了。学校只说一句某某书,去某某书店购买。儿子就伸手要钱,这年头什么都贵,尤其是与孩子学习有关的书,很薄的两本就得五十块钱。而这些书儿子在书包里背不上三天就往外掏,随便乱丢。说是上头要检查,学校不要书包里装有一本课外书籍。

  可是他们的学校往往说话不算话,不几天又会对儿子发布“某某书,去某某书店购买”的指令。生过气,也找过某某书店,可书店的老板也很委屈,他说一本书他们只挣一块,他们走量。有知情的人说,十二块几一本的书,本钱也就两块多,书店挣一块,剩下的九块得返还给学校。可我一直怀疑这是个破坏和谐,诋毁当地教育的谣言。就像学校虚报的学生人数,有八百学生,往往名册上是过千的。这些我都不相信,学校的心不至于这般的黑罢?尽管有个学区校长喝高了出手煽下属耳光时声称自己身价千万。

  在这次流感肆虐中儿子坚持着上学,怕拉下功课。妻子输液至凌晨一点,还坚持六点起床去店里打点生意,她怕耽搁生意影响到一大家子的生活。这次全家感冒已经花费了很多。

  在流感里缓过劲来,才发现最近的日子实在安静,没有接到一个骚扰电话。给两个要好的朋友打电话才得知他们也叫流感袭击了。只是没我这般清闲自在地躺在家里专门养病。

  朋友一个在乡上工作,说上头大领导要来所包的村子联村联户。他们乡上的都提前在该村打扫卫生,接电话的档口,说他正在铲着一脬硬梆梆的猪粪。我戏说这也是你们惟一可做的工作了,好好干罢。村里的人民群众没人愿意搭理你们吧?没人给口热乎水吧?他在电话里咳嗽得厉害,吭哧了半天也没和我搭话。我知道,体制内的人说话都很谨慎。我也知道,那个村子享受着乡干部大搞乡间村道卫生的人民是幸福的。这无需劳驾央视的记者去采访。过了两天在他的QQ空间里看到一句说说,才知道冬至那天大领导视察完后和他们一起吃了顿饺子。

  而另一个朋友拒绝接我的电话,我从其他人那里已经知道他也是让这次流感给撂倒了的,我还以为他让感冒给闹得泼烦到连电话也不想接。不一会他短信过来说是在开某某会。我惊讶他的认真和坚韧。五年早过去了他还在里边掺乎着。多年前我也十分荣幸地是某某委员,只参加了一次会议,我就发现自己来错了地方,以后再也没有去过。可以说我是个非常不称职的家伙。朋友和我是同一届的委员,所代表的是令人羞耻的文化界。

  后来他在休会的时候给我打过来了电话,电话里和其他感冒还没好彻底的人一样,持续咳嗽。我为一个熟人还在参加着某某会很是激动,请求他提个关于在广场背墙后面安装几盏路灯的提案。他在电话里说他知道那高墙下很黑,学生下晚自习走路的确很不安全,可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我的请求,说他不会再提任何提案。并说这次开会的委员们就很少有人提提案。他说,上次会议提了一百三十几个提案,立了三十几个。这次有司做完成情况的报告,有几个完成了,十几个基本完成,还有十来个未完成。就完成的有几个还是假的,所谓基本完成的,那是哄鬼的,等同于没完成。

  我问朋友,就没一个委员站出来行使职权依法质询有司?他反问我谁能二到这个程度?你吗?你也就二到不和大家一起玩了的程度。得了吧你!你这一问本身就是个笑话。

  接完朋友电话,想想朋友的话,也是,这真是个笑话。自己问这些干嘛。

  正觉着无聊之际,天空突如其来地飘起了雪花,越飘越多,直至沸沸扬扬。好大的雪!看着满地落了一层的积雪,想着老中医的那句话,深感欣慰。

  上网挂QQ,发现腾讯天气里显示我这地界是艳阳高照的晴天,再看看户外落雪纷纷还真有点恍惚。随手截图发了条微博:今天这雪估计落不下,预报里有太阳照耀着。

二、转发一个北京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生活(讲的确实在理)

  注:昨日,宁波近9000名考生冒雨参加国考,28岁的小陈今年是第6次参加,她自嘲是来充当分母的。小陈说:“我都奔三了,之前的男朋友也分了。如果考上,找对象也顺利多了。”跟她一样坚持多年仍不言败的考生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普遍认为公务员考试,是最低成本改变命运的途径。公务员待遇问题,本文作者已在前篇以自身和周围同事的薪资做了介绍,其实没外界想得那么好。但是考上公务员的女士不愁嫁,作者表示这还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上篇文章实事求是介绍了北京基层公务员的待遇问题。可不知是哪路网络推手造势,断章取义,将题目改为:“一个苦逼公务员的自述:谁说收入高?真想去跑黑出租”。这样一来使得文章有了一些我本意没有表达的成分,也罢,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为了吸引眼球而已。上一篇文字只是客观地写一点作者见闻,读者中有表示理解的,也有表示质疑的,还有一些读者从身边朋友说起并帮我分析了一些问题。@Michelle钟晓慧留言特别好:“既然福利和收入都那么一般,为什么不另寻出路呢?入行前,可以说不了解情况,搞错了。但是现在已经工作五年了,基本情况都了解了,为什么不跳槽?”@媒体人刘江更是直接表达意愿——“期待当事人说说为啥不辞职”。于是,我整理思路,写下此篇,是为:我们,为什么还都在坚持。

  人去人留,在企业应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五年来,我们单位选择离职的干部不足全部人数的2%,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大家是在明知福利和收入一般,而且目前看不出来待遇会有明显变好情况下依然在坚持,为什么呢?或许100个人就有100种不同的答案。

  类型一:最难过是父母关

  2011年,也就是小鸥工作五年的时候,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当时公费医疗已经取消,坊间频繁传闻公务员要涨工资,但每次传闻都没有下文。而且,公务员每年四个大节日会有的“过节费”也被拿掉后,他个人财政吃紧,房租就占到工资的一半。同学、朋友间的收入差距让小鸥有些迷失方向,于是他和父亲提到辞职的事情。他话还没有说完,电话那头的父亲就怒了,劈头盖脸一顿说:“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站在一山就觉得另一山高,什么臭毛病!远的不用说,就说你叔叔,在山沟里教书几十年了,一辈子勤勤恳恳,从没想着辞职……”小鸥实在听不下去了,在电话里让他父亲别激动,说他目前只是想想而已。

  “想想也不行!”小鸥父亲愤然撂下电话。

  小鸥默默无语。结果第二天,他老妈又打电话:“供你读书那么多年,现在长本事了呀!要是敢辞职,你给我小心点!”小鸥默默收起想辞职的心,他倒不是害怕母亲的恐吓,他知道考上公务员之后,辞职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

  类型二:艰难得来终不舍

  得来不容易的东西,就会倍加珍惜,这是人的通病,就像摇号买车一样。前文说过,能考上公务员是我“无心插柳”之得,但很多同仁考上公务员却是“有心摘花”之意。特别是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增加,考上公务员越来越成为小概率事件。小琳和我同一年参加工作,在不同区县的单位工作,我是本科,她是研究生。按照公务员管理相关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见习期满后应转为副主任科员。这种待遇在部级、厅级单位比较容易达到,但在处级及以下单位很难实现。她毕业快三年时,还是没有转为副主任科员,因此想要离开或者再考部委的公务员,但两年又过去了,她依然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打电话时,我不无揶揄地说:“怎么了,吃得太胖飞不走了?”她一边说我欠揍,一边解释道;“我几个同学现在还想考公务员呢,想想自己能考上也不容易,就这么走了实在觉得有些可惜。”她之后也参加了一次国考,但是部委门槛太高没能考上。

  我知道,她能够坚持留下,户口问题是个关键。她常说,在北京生活,没有户口的人就像一叶浮萍一样。毕竟公务员解决户口问题是不含糊的。

  类型三:常年朝夕成习惯

  泰戈尔曾经说:“罗网是坚韧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时候我又心痛”。我们单位曾经有一个保安,二十多岁的年纪,高中毕业,我认识他时已经干了好几年保安工作。我问他:“像你这样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去学学技术,总比每个月挣1000多要好吧?就是去建筑工地挖土方也比这挣得多啊?”他害羞地笑了笑,说“文化水平低,不好找工作。我也知道保安挣得少,但是当保安一不用太劳累,二不用太操心。上班的时候干好敬礼、登记来客就行,挺省心的。”当时,我笑他太不上进了,人生应当如何如何。后来转念一想,其实我们和他差不多。

  我的好多同事都抱怨过工资低,但是真要说不干了,大家势必会不舍。我认识一位大姐,她说大家都希望能多挣点钱,但她不羡慕那些很能挣钱的人。要挣得更多,付出就得更多,这是铁律。她说,多少年来她习惯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习惯了没有与收入完全挂钩的管理体系,习惯了每天做完工作后还能有精力去给老公和孩子做饭,去照顾一家人。所以即便给她一个高收入的新工作,她也肯定受不了经常性的加班、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与收入密切挂钩的绩效考评,更受不了无法照顾家庭。

  于我而言,习惯的不仅仅是工作本身,更多还有北京这座城市。尽管它拥挤、污染、让人觉得紧张,但当我回到农村时,我已经很不适应。我已经习惯了做一个北京的公务员。

  类型四:跳出又能入哪行

  有本事的人总是跳来跳去。我的好些朋友经常换工作,每换一次,工资就涨一截,令人羡慕不已。在企业工作,如果认准一个行业,坚持做下去,即便将来不在这个公司,也肯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可在机关单位不是这样。有些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结果发现杯具了:离了这个工作几乎一无是处。在北京养家需要待遇好一些,但若从机关单位跳出来,很多人的专业能力根本不可能和同时毕业的其他同学相比,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我身边有很多做行政工作的朋友,几年工作下来,已经基本和工作说拜拜了,就算置身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竞争中,也很难有高收入。

  类型五:纵是低薪也体面

  很多人并非一开始就钟意公务员,特别是一些学理工类、经济类的,一旦走上这条道路,离职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因为有一个做公务员的子女而感到自豪,同学朋友也认为在北京当公务员非常了不起。有些农村地区甚至把在北京当公务员误认为是当大官,往往闹出好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我老家在非常偏远的农村,我当公务员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一位老邻居就问我:“你住的地方在天安门跟前吗?你是不是天天都能看见国家 ……”我差点没晕倒。我解释好半天,他才将信将疑,然后问我,“你现在是不是挣大钱了?”我急忙说:“其实和老家的公务员差不多。”他老人家狡黠地笑着,嘴里还嘀咕着:“我又不花你的钱,还不说实话。”我也不再解释了。

  和很多父母一样,我的父母因为我是公务员而倍感光荣。而且从老家农村的收入视角来看,他们并不觉得我挣得少。所以,公务员的工作虽然低薪,但毕竟体面,包括在北京,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考上公务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许多家庭都喜欢找公务员做媳妇或者女婿。我未婚时,就有很多人帮我介绍对象,而若说当公务员的女士不愁嫁,这可真的不是在夸张。

  类型六:常怀期冀待来日

  西方谚语讲,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我们待遇恐怕也不会一下子好起来。不过在首都这样的大城市,并非要时时谈待遇提高,只是沉重的生活压力叫人难捱。很多同仁和我一样,打从心底里坚信明天会更好,这是一种痴心不改的期冀。前天,同事小贾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要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到‘决定性’作用,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小贾接着说:“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明白啥意思不?”我又说:“不知道。”小贾无奈地说:“就是要让咱们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我说:“天哪,敢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说涨工资啊!”其实不止我和小贾,好多同事都在翘首期盼,而且心里坚信待遇会越来越好。正是这份预期,激励着大家坚守住阵地。

  为什么明知收入不高,我们依然还留在公务员队伍里,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介绍,肯定诉不尽各家苦衷。就拿我来讲,或许上述六个原因我都有一些。我妻子明确表态:就是给我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她也不希望我离职,她觉得嫁给一个公务员让她觉得踏实。而就我自身而言,作为公务员,我还有很多想法想去实现。当然,一家之言,未必处处都经得起推敲。对我来讲,为什么不离开公务员队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既然不离开,就要好好干,要干出个样子来。这个样子不是满脑子的升职、挣钱。更多的是:要在工作中展现自身价值,要在家庭中担当个体责任,让生活充实、向上而且充满乐趣。

  光棍节前后这几天,北京天气还真是不错。尽管气温已经迫近零度,但有蓝天,有微风,让人觉得寒冬并不是立马就要袭来。我和几个同事结伴步行上班,踩着路边厚厚的落叶,倍觉心情舒畅。我们一边走,一边聊,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子,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在网上再度热议。我和同事晓羽不住地祈祷:千万别提“涨工资”这茬啊,越提越不给涨……

  北京公务员不涨工资已经有十年了。我们刚上班时,一听到关于工资的风吹草动就竖起耳朵,生怕误了好事。一年又一年,工资总也没什么动静,大家就有些疲了。时间一长,甚至都有些害怕听到大家议论“公务员涨工资”的事情,每次议论都有人拍砖。记得2008年两会之后,网上疯传公务员要涨工资,那时我已经考上国家公务员,所以对此事密切关注。但我并不知道北京公务员每月挣多少钱,所以我单纯地认为事实如大家所言。可笑的是,每当大家表示祝贺并投来羡慕的眼神时,我一方面在心里窃喜,而另一方面还在言语上客气、遮掩。直到7月份,我真正成为一名北京的公务员,才发现原来是我自作多情——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到2700块钱,这实在达不到被骂的资格啊!

  2700元,这无疑是我们金融班的最低工资。其他同学或入银行,或进证券公司,工资都要明显高于我。其实,很多同事也都没想到公务员的待遇是这样的。晓羽和我同一年入职,他在考上公务员之前已经和中航工业下属的一家子公司签约,但他父母更钟意公务员,他忍痛交了5000元违约金与该公司解约。阿芳比我晚一届,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她读研期间已经拿下注册税务师证书,实习期工资已经达到7000多元了。她完全是为了北京市户口选择了公务员,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只比我多了不到100元。阿豪考公务员之前,在网游《完美世界》做后期数据平衡,一天的大部分工作是“体验”游戏,第一年年薪10万。他父母觉得搞网络游戏是不务正业,所以催促报考了公务员。工作四年多,他每月工资4000多。

  其实,4000多的工资要说吃饭肯定是够了,但我们中还有很多是从外地考公务员来到北京,租房就花去不少。说起租房,还真有些苦大仇深的感觉。很多人以为公务员会解决住房,即便没有政策性分房,也起码会提供宿舍。要这么想就有些天真了,北京大多数单位不解决住宿问题。我们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

  第一次租房情景依然历历在目:7月份的天气,我和一起入职的4个小伙子跟着中介走了五个小区,终于选中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半地下室,准备短租。起初说好的,第二天房东就反悔了,我们不得不又跟着中介晃了大半天。最后实在不想再看,索性5个人租了一个破旧的三居室先安身。这个三居室里什么都没有,房东当天从旧货市场买了三张双人床和两张桌子,我们五个小伙子将这些东西一件件扛到六楼。三个月后,我们搬到了大兴旧宫镇,住到了居民自建的公寓楼上,起码在那里每人有一个单间。在这样的环境住了不到一年,我们又搬家了——旧宫整体规划进行拆迁,我们所住地方被拆了。以后几年陆续又搬几次家,每次搬家房租都涨。我们特别羡慕那些赶上福利分房的老同志。我们单位四十岁以上的干部几乎都赶上过福利分房,原本掏几万块钱,现在不论是位于哪个小区的房子,都能妥妥地卖到200万。我们没有赶上好时候,所以没法比。

  北京实行阳光工资有一段时间了。当北京公务员看到外地公务员的高收入时,往往羡慕不已。前几天,《南方日报》刊发《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为17.5万元》一文,在我和同事中间引起极大关注。晓羽就把上月我和他工资条上的数字加起来再乘以12,却发现还差一截。17.51万元,这个数字着实让我们不淡定了,巨大的落差感油然而生。但转念一想,这个数字或有蹊跷。《南方日报》记者把财政支出按人头进行分配,这样的统计肯定有失公允,不能反映干部实际到手的收入情况。尽管广州相关部门赶紧进行辟谣,但社会上已经骂声一片了,很多人认为广州是欲盖弥彰。公务员收入高这个观念为何如此根深蒂固,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对近十年入职的公务员来说,虽然工资一直没涨,但进来之后一直如此,也还可以忍受。但对很多老同志来说,心里落差就有些大了。和我一个科室的冯大姐今年48岁,她说公务员不涨工资是一个方面,但阳光工资之后,她的待遇名义上增加,但实际上降低了。她原来是西城的公务员,10年前,也就是2003年前后,作为一个普通干部,她一年的各项工资、福利总共算下来要将近10万。10

  年过去,物价飞涨,房价暴涨,目前西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一年下来也就7、8万。这种落差下,她的工作积极性一直不是太高。她觉得工资都差不多,索性前年调到离家不远的南郊,这样还免去了上下班的堵车和煎熬。

  我和晓羽、阿芳、阿豪年龄相仿,都是2008年入职,均已结婚,且都是从外地考到北京的公务员。冯大姐虽然有落差,但她赶上了福利分房,家庭压力并不是太大,我们则不然。11月12日,东方网一篇文章《开摩的赚外快折射普通公务员逼仄困境》,可以说写出了我们的心声。其实晓羽不止一次地跟我讲,要不是公务员不许兼职,他早都想再干一份工作。他曾想开着自己的小QQ去跑黑出租,后来怕拉到熟人就作罢了。

  工作满五年,我们几个人的月工资都没有过5000(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这个数字在北京养家真是太难了。而且,我们已经无力向自己的同学解释自己的收入,压根没人相信我们挣得少。即便有些同学知道我们的薪资,但立马会补上一句:“但是你们福利高啊”。真是费口舌和他们理论了。公务员公费医疗已是昨日黄花,早已经并入医疗保险;退休工资并入养老保险只是时间问题。有人说公务员有灰色收入,这句话至少打击了90%以上像我一样辛勤工作的基层公务员。有灰色收入的前提是要有特权,能够给人以方便。谁有特权、谁给了别人方便、谁拿了灰色收入?这种事情要有真凭实据才敢有人去查、去讲、去办。可别一棒子打下来,很可能打到的是经历了10年工资未涨的我们。去年,我们送走了一位不满50岁的同事。他是直肠癌晚期,病重期间我们去家里探望,那个家几乎是一贫如洗,后来我们还组织同事捐款。试问,如果公务员有公费医疗,公务员还有那么高的收入,那个家不会是我们看到的样子。

  判断一个公务员的收入,还是将实实在发到手里的数字加起来才靠谱。说实话,当前形势下,没有几个单位敢顶风作案。国家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我们已经深有体会了。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颁布,很多原本福利好的单位也什么都不发了,何况我们这些所谓的“清水衙门”呢。有时候单位的老同志会聊一些以前的事情。侯大姐是60年代生人,工龄23年,每当她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嘴角总会有一丝笑意。十多年前,单位经常会发生活用品,鸡蛋、米、带鱼、洗衣粉、香皂等几乎从来都不用买。她说,虽然这些东西不怎么值钱,但是单位老给发就觉得特别幸福。当然,现在这些都是奢望了,端午不发粽子、中秋不发月饼,这是我们早就有预料的。但前几天冬至,食堂连顿饺子都没给准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为了避嫌。

  基层公务员现在到底面临怎样的生活现状,社会大众到底有多少真正了解和理解基层公务员的生活?最后,我要说一句:不是抱怨,不为哗众取宠;热爱工作,亦感念生活,所言是为真话,期盼一个美好未来!

三、给那些,动不动就说基层公务员不想干就滚的人看看

  楼主只是一个很平凡贴吧浏览者,逛各种论坛,涉猎各种贴子,犹爱天涯,总是会看到各种围攻某种职业的热帖,起最臭名昭著者莫过于被冠与“公务猿”之称的这个人人喊打的群体,楼主作为一个毕业两年多,一毕业就考入体制内的基层公务员最受不得的就是很多人看了 基层公务人员述说自己真实情况的帖子被人用一句“不想干就滚”,其他各种谩骂和不理解的话基本也就一看而过,唯独此话不能接受,每次看了都要心情郁结一阵。

  都是平凡的工作者,每个人所报的都无过于养家糊口,每个职业也都有幸或不幸,何至于非用这么充满冷漠,鄙视甚至带有唾弃同时又能让人听出那么多嫉妒意味的话打击人,楼主自从踏入体制内,工作不到半年,就陷入深深的痛苦和矛盾之中,头脑中最多的想法就是辞职,对这个职业的各种评价和说法也就开始频频关注,甚至自己主动去找寻,以获得支持,破解心里面的矛盾。

  今天偶然之间看到这篇文章,对文章中作者的想法十分认同,作者条理清晰的对基层公务员面临“不想干就滚”的说话做出了回应和分析,特于次,希望引起更多人理性的思考,真正能客观理性的去解读每一个职业,以及做着这个职业苦苦谋求生活的人。

  一下内容为:昨日,宁波近9000名考生冒雨参加国考,28岁的小陈今年是第6次参加,她自嘲是来充当分母的。小陈说:“我都奔三了,之前的男朋友也分了。如果考上,找对象也顺利多了。”跟她一样坚持多年仍不言败的考生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普遍认为公务员考试,是最低成本改变命运的途径。公务员待遇问题,本文作者已在前篇以自身和周围同事的薪资做了介绍,其实没外界想得那么好。但是考上公务员的女士不愁嫁,作者表示这还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上篇文章实事求是介绍了北京基层公务员的待遇问题。可不知是哪路网络推手造势,断章取义,将题目改为:“一个苦逼公务员的自述:谁说收入高?真想去跑黑出租”。这样一来使得文章有了一些我本意没有表达的成分,也罢,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为了吸引眼球而已。上一篇文字只是客观地写一点作者见闻,读者中有表示理解的,也有表示质疑的,还有一些读者从身边朋友说起并帮我分析了一些问题。@Michelle钟晓慧留言特别好:“既然福利和收入都那么一般,为什么不另寻出路呢?入行前,可以说不了解情况,搞错了。但是现在已经工作五年了,基本情况都了解了,为什么不跳槽?”@媒体人刘江更是直接表达意愿——“期待当事人说说为啥不辞职”。于是,我整理思路,写下此篇,是为:我们,为什么还都在坚持。人去人留,在企业应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五年来,我们单位选择离职的干部不足全部人数的2%,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大家是在明知福利和收入一般,而且目前看不出来待遇会有明显变好情况下依然在坚持,为什么呢?或许100个人就有100种不同的答案。类型一:最难过是父母关2011年,也就是小鸥工作五年的时候,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当时公费医疗已经取消,坊间频繁传闻公务员要涨工资,但每次传闻都没有下文。而且,公务员每年四个大节日会有的“过节费”也被拿掉后,他个人财政吃紧,房租就占到工资的一半。同学、朋友间的收入差距让小鸥有些迷失方向,于是他和父亲提到辞职的事情。他话还没有说完,电话那头的父亲就怒了,劈头盖脸一顿说:“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站在一山就觉得另一山高,什么臭毛病!远的不用说,就说你叔叔,在山沟里教书几十年了,一辈子勤勤恳恳,从没想着辞职……”小鸥实在听不下去了,在电话里让他父亲别激动,说他目前只是想想而已。“想想也不行!”小鸥父亲愤然撂下电话。小鸥默默无语。结果第二天,他老妈又打电话:“供你读书那么多年,现在长本事了呀!要是敢辞职,你给我小心点!”小鸥默默收起想辞职的心,他倒不是害怕母亲的恐吓,他知道考上公务员之后,辞职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类型二:艰难得来终不舍得来不容易的东西,就会倍加珍惜,这是人的通病,就像摇号买车一样。前文说过,能考上公务员是我“无心插柳”之得,但很多同仁考上公务员却是“有心摘花”之意。特别是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增加,考上公务员越来越成为小概率事件。小琳和我同一年参加工作,在不同区县的单位工作,我是本科,她是研究生。按照公务员管理相关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见习期满后应转为副主任科员。这种待遇在部级、厅级单位比较容易达到,但在处级及以下单位很难实现。她毕业快三年时,还是没有转为副主任科员,因此想要离开或者再考部委的公务员,但两年又过去了,她依然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打电话时,我不无揶揄地说:“怎么了,吃得太胖飞不走了?”她一边说我欠揍,一边解释道;“我几个同学现在还想考公务员呢,想想自己能考上也不容易,就这么走了实在觉得有些可惜。”她之后也参加了一次国考,但是部委门槛太高没能考上。我知道,她能够坚持留下,户口问题是个关键。她常说,在北京生活,没有户口的人就像一叶浮萍一样。毕竟公务员解决户口问题是不含糊的。

  类型三:常年朝夕成习惯泰戈尔曾经说:“罗网是坚韧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时候我又心痛”。我们单位曾经有一个保安,二十多岁的年纪,高中毕业,我认识他时已经干了好几年保安工作。我问他:“像你这样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去学学技术,总比每个月挣1000多要好吧?就是去建筑工地挖土方也比这挣得多啊?”他害羞地笑了笑,说“文化水平低,不好找工作。我也知道保安挣得少,但是当保安一不用太劳累,二不用太操心。上班的时候干好敬礼、登记来客就行,挺省心的。”当时,我笑他太不上进了,人生应当如何如何。后来转念一想,其实我们和他差不多。我的好多同事都抱怨过工资低,但是真要说不干了,大家势必会不舍。我认识一位大姐,她说大家都希望能多挣点钱,但她不羡慕那些很能挣钱的人。要挣得更多,付出就得更多,这是铁律。她说,多少年来她习惯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习惯了没有与收入完全挂钩的管理体系,习惯了每天做完工作后还能有精力去给老公和孩子做饭,去照顾一家人。所以即便给她一个高收入的新工作,她也肯定受不了经常性的加班、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与收入密切挂钩的绩效考评,更受不了无法照顾家庭。于我而言,习惯的不仅仅是工作本身,更多还有北京这座城市。尽管它拥挤、污染、让人觉得紧张,但当我回到农村时,我已经很不适应。我已经习惯了做一个北京的公务员。类型四:跳出又能入哪行有本事的人总是跳来跳去。我的好些朋友经常换工作,每换一次,工资就涨一截,令人羡慕不已。在企业工作,如果认准一个行业,坚持做下去,即便将来不在这个公司,也肯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可在机关单位不是这样。有些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结果发现杯具了:离了这个工作几乎一无是处。在北京养家需要待遇好一些,但若从机关单位跳出来,很多人的专业能力根本不可能和同时毕业的其他同学相比,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我身边有很多做行政工作的朋友,几年工作下来,已经基本和工作说拜拜了,就算置身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竞争中,也很难有高收入。类型五:纵是低薪也体面很多人并非一开始就钟意公务员,特别是一些学理工类、经济类的,一旦走上这条道路,离职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因为有一个做公务员的子女而感到自豪,同学朋友也认为在北京当公务员非常了不起。有些农村地区甚至把在北京当公务员误认为是当大官,往往闹出好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我老家在非常偏远的农村,我当公务员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一位老邻居就问我:“你住的地方在天安门跟前吗?你是不是天天都能看见国家 ……”我差点没晕倒。我解释好半天,他才将信将疑,然后问我,“你现在是不是挣大钱了?”我急忙说:“其实和老家的公务员差不多。”他老人家狡黠地笑着,嘴里还嘀咕着:“我又不花你的钱,还不说实话。”我也不再解释了。和很多父母一样,我的父母因为我是公务员而倍感光荣。而且从老家农村的收入视角来看,他们并不觉得我挣得少。所以,公务员的工作虽然低薪,但毕竟体面,包括在北京,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考上公务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许多家庭都喜欢找公务员做媳妇或者女婿。我未婚时,就有很多人帮我介绍对象,而若说当公务员的女士不愁嫁,这可真的不是在夸张。类型六:常怀期冀待来日西方谚语讲,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我们待遇恐怕也不会一下子好起来。不过在首都这样的大城市,并非要时时谈待遇提高,只是沉重的生活压力叫人难捱。很多同仁和我一样,打从心底里坚信明天会更好,这是一种痴心不改的期冀。前天,同事小贾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要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到‘决定性’作用,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小贾接着说:“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明白啥意思不?”我又说:“不知道。”小贾无奈地说:“就是要让咱们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我说:“天哪,敢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说涨工资啊!”其实不止我和小贾,好多同事都在翘首期盼,而且心里坚信待遇会越来越好。正是这份预期,激励着大家坚守住阵地。为什么明知收入不高,我们依然还留在公务员队伍里,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介绍,肯定诉不尽各家苦衷。就拿我来讲,或许上述六个原因我都有一些。我妻子明确表态:就是给我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她也不希望我离职,她觉得嫁给一个公务员让她觉得踏实。而就我自身而言,作为公务员,我还有很多想法想去实现。当然,一家之言,未必处处都经得起推敲。对我来讲,为什么不离开公务员队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既然不离开,就要好好干,要干出个样子来。这个样子不是满脑子的升职、挣钱。更多的是:要在工作中展现自身价值,要在家庭中担当个体责任,让生活充实、向上而且充满乐趣。

  光棍节前后这几天,北京天气还真是不错。尽管气温已经迫近零度,但有蓝天,有微风,让人觉得寒冬并不是立马就要袭来。我和几个同事结伴步行上班,踩着路边厚厚的落叶,倍觉心情舒畅。我们一边走,一边聊,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子,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在网上再度热议。我和同事晓羽不住地祈祷:千万别提“涨工资”这茬啊,越提越不给涨……北京公务员不涨工资已经有十年了。我们刚上班时,一听到关于工资的风吹草动就竖起耳朵,生怕误了好事。一年又一年,工资总也没什么动静,大家就有些疲了。时间一长,甚至都有些害怕听到大家议论“公务员涨工资”的事情,每次议论都有人拍砖。记得2008年两会之后,网上疯传公务员要涨工资,那时我已经考上国家公务员,所以对此事密切关注。但我并不知道北京公务员每月挣多少钱,所以我单纯地认为事实如大家所言。可笑的是,每当大家表示祝贺并投来羡慕的眼神时,我一方面在心里窃喜,而另一方面还在言语上客气、遮掩。直到7月份,我真正成为一名北京的公务员,才发现原来是我自作多情——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到2700块钱,这实在达不到被骂的资格啊!2700元,这无疑是我们金融班的最低工资。其他同学或入银行,或进证券公司,工资都要明显高于我。其实,很多同事也都没想到公务员的待遇是这样的。晓羽和我同一年入职,他在考上公务员之前已经和中航工业下属的一家子公司签约,但他父母更钟意公务员,他忍痛交了5000元违约金与该公司解约。阿芳比我晚一届,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她读研期间已经拿下注册税务师证书,实习期工资已经达到7000多元了。她完全是为了北京市户口选择了公务员,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只比我多了不到100元。阿豪考公务员之前,在网游《完美世界》做后期数据平衡,一天的大部分工作是“体验”游戏,第一年年薪10万。他父母觉得搞网络游戏是不务正业,所以催促报考了公务员。工作四年多,他每月工资4000多。其实,4000多的工资要说吃饭肯定是够了,但我们中还有很多是从外地考公务员来到北京,租房就花去不少。说起租房,还真有些苦大仇深的感觉。很多人以为公务员会解决住房,即便没有政策性分房,也起码会提供宿舍。要这么想就有些天真了,北京大多数单位不解决住宿问题。我们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第一次租房情景依然历历在目:7月份的天气,我和一起入职的4个小伙子跟着中介走了五个小区,终于选中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半地下室,准备短租。起初说好的,第二天房东就反悔了,我们不得不又跟着中介晃了大半天。最后实在不想再看,索性5个人租了一个破旧的三居室先安身。这个三居室里什么都没有,房东当天从旧货市场买了三张双人床和两张桌子,我们五个小伙子将这些东西一件件扛到六楼。三个月后,我们搬到了大兴旧宫镇,住到了居民自建的公寓楼上,起码在那里每人有一个单间。在这样的环境住了不到一年,我们又搬家了——旧宫整体规划进行拆迁,我们所住地方被拆了。以后几年陆续又搬几次家,每次搬家房租都涨。我们特别羡慕那些赶上福利分房的老同志。我们单位四十岁以上的干部几乎都赶上过福利分房,原本掏几万块钱,现在不论是位于哪个小区的房子,都能妥妥地卖到200万。我们没有赶上好时候,所以没法比。北京实行阳光工资有一段时间了。当北京公务员看到外地公务员的高收入时,往往羡慕不已。前几天,《南方日报》刊发《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为17.5万元》一文,在我和同事中间引起极大关注。晓羽就把上月我和他工资条上的数字加起来再乘以12,却发现还差一截。17.51万元,这个数字着实让我们不淡定了,巨大的落差感油然而生。但转念一想,这个数字或有蹊跷。《南方日报》记者把财政支出按人头进行分配,这样的统计肯定有失公允,不能反映干部实际到手的收入情况。尽管广州相关部门赶紧进行辟谣,但社会上已经骂声一片了,很多人认为广州是欲盖弥彰。公务员收入高这个观念为何如此根深蒂固,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对近十年入职的公务员来说,虽然工资一直没涨,但进来之后一直如此,也还可以忍受。但对很多老同志来说,心里落差就有些大了。和我一个科室的冯大姐今年48岁,她说公务员不涨工资是一个方面,但阳光工资之后,她的待遇名义上增加,但实际上降低了。她原来是西城的公务员,10年前,也就是2003年前后,作为一个普通干部,她一年的各项工资、福利总共算下来要将近10万。10年过去,物价飞涨,房价暴涨,目前西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一年下来也就7、8万。这种落差下,她的工作积极性一直不是太高。她觉得工资都差不多,索性前年调到离家不远的南郊,这样还免去了上下班的堵车和煎熬。我和晓羽、阿芳、阿豪年龄相仿,都是2008年入职,均已结婚,且都是从外地考到北京的公务员。冯大姐虽然有落差,但她赶上了福利分房,家庭压力并不是太大,我们则不然。11月12日,东方网一篇文章《开摩的赚外快折射普通公务员逼仄困境》,可以说写出了我们的心声。其实晓羽不止一次地跟我讲,要不是公务员不许兼职,他早都想再干一份工作。他曾想开着自己的小QQ去跑黑出租,后来怕拉到熟人就作罢了。工作满五年,我们几个人的月工资都没有过5000(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这个数字在北京养家真是太难了。而且,我们已经无力向自己的同学解释自己的收入,压根没人相信我们挣得少。即便有些同学知道我们的薪资,但立马会补上一句:“但是你们福利高啊”。真是费口舌和他们理论了。公务员公费医疗已是昨日黄花,早已经并入医疗保险;退休工资并入养老保险只是时间问题。有人说公务员有灰色收入,这句话至少打击了90%以上像我一样辛勤工作的基层公务员。有灰色收入的前提是要有特权,能够给人以方便。谁有特权、谁给了别人方便、谁拿了灰色收入?这种事情要有真凭实据才敢有人去查、去讲、去办。可别一棒子打下来,很可能打到的是经历了10年工资未涨的我们。去年,我们送走了一位不满50岁的同事。他是直肠癌晚期,病重期间我们去家里探望,那个家几乎是一贫如洗,后来我们还组织同事捐款。试问,如果公务员有公费医疗,公务员还有那么高的收入,那个家不会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判断一个公务员的收入,还是将实实在发到手里的数字加起来才靠谱。说实话,当前形势下,没有几个单位敢顶风作案。国家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我们已经深有体会了。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颁布,很多原本福利好的单位也什么都不发了,何况我们这些所谓的“清水衙门”呢。有时候单位的老同志会聊一些以前的事情。侯大姐是60年代生人,工龄23年,每当她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嘴角总会有一丝笑意。十多年前,单位经常会发生活用品,鸡蛋、米、带鱼、洗衣粉、香皂等几乎从来都不用买。她说,虽然这些东西不怎么值钱,但是单位老给发就觉得特别幸福。当然,现在这些都是奢望了,端午不发粽子、中秋不发月饼,这是我们早就有预料的。但前几天冬至,食堂连顿饺子都没给准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为了避嫌。基层公务员现在到底面临怎样的生活现状,社会大众到底有多少真正了解和理解基层公务员的生活?最后,我要说一句:不是抱怨,不为哗众取宠;热爱工作,亦感念生活,所言是为真话,期盼一个美好未来!

动不动基层公务员那些不想

上一篇: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下一篇:看了最近天涯关于狗肉的帖子,我也说几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